(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下列关于“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狗恶酒酸”的成语中涉及了氧化反应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可以用来酿酒C.葡萄糖转变成酒精的过程放出热量D.工业酒精中因含有剧毒物质甲醇而不能用来勾兑饮用酒水解析:酿酒的过程是葡萄糖在催化剂(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C6H12O6――→2C2H5OH+2CO2↑,反应放出热量,C项正确;可用葡萄糖以及水解能生成葡萄糖的物质作原料来酿酒,油脂和蛋白质水解不生成葡萄糖,不能用来酿酒,B项错误;米酒变酸是米酒中的部分酒精在微生物的催化下转变为乙酸,是乙醇被氧化的过程,A项正确;甲醇具有和乙醇相同的外观和气味,混在饮用酒水中会引起中毒。答案:B2.在晨雾散去之后,常会有晶莹的露珠挂在蜘蛛丝上。受这一现象启发,我国利用尼龙纤维等材料制造出了类似的“吸水蜘蛛丝”。该材料有望将来用于从空气中获取水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蜘蛛丝属于天然纤维素B.该材料可能含有许多亲水基团,如羟基C.该材料不属于天然纤维素D.蜘蛛丝属于天然蛋白质,其水解产物为α-氨基酸解析:蜘蛛丝属于天然蛋白质。答案:A3.(2013年南昌二校联考)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H3—CH3+Br2―→CH3—CH2Br+HBrB.2CH3CHO+O2――→2CH3COOHC.CH3—CH===CH2+Br2―→CH3—CHBr—CH2Br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A、D为取代反应,B为氧化反应,C为加成反应。答案:C4.(2012年山东潍坊一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B.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C.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和调味用的料酒D.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解析: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作检验试剂,若变蓝则表明乙醇中含水;工业酒精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甲醇,因此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和调味用的料酒;甲烷、乙烯、苯都不溶于水,但乙醇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答案:D5.(2012年西安八校联考)关于乙醇和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B.它们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C.乙醇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利用乙醇的还原性可以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解析:乙醇分子内含有羟基,乙酸分子内含有羧基,二者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都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发生氧化反应;乙醇能够将橙红色的重铬酸根还原为绿色的三价铬离子,据此原理可测血液中酒精含量。答案:C6.(2012年唐山一模)下列物质鉴别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乙醇与乙酸用CaCO3固体B.乙烷和乙烯用NaOH溶液C.苯、CCl4和甲酸用水D.乙烯与乙烷用溴水解析:乙酸和CaCO3固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乙醇不反应,A对;乙烷和乙烯都不和NaOH溶液反应,无法鉴别,B错;苯、CCl4和水互不相溶,要分层,苯在水上面,CCl4在水下面,甲酸和水互溶,不分层,C对;乙烯和溴水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反应,D对。答案:B7.(2013年河北唐山模拟)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末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解析:与乙酸乙酯同时被蒸馏出的有反应物乙醇和乙酸,浓H2SO4因沸点较高,不会被蒸馏出来,故产生气泡的原因是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答案:C8.(2012年郑州第一次预测)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原因结论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B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它们属于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