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5遗传、变异和育种综合应用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表现型黄绿叶浓绿叶黄叶淡绿叶基因型G__Y__(G和Y同时存在)(G存在,Y不存在)ggY__(G不存在,Y存在)ggyy(G、Y均不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1)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GgYy的植株自交,F1将出现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种表现型。(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则F1只有2种表现型,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基因型为______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理论上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自交获得淡绿叶子代的比例更高。(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形(Rr)和长形(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现想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为亲本,从杂交子一代中获得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请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甲为______,乙为________。答案(1)494(2)Ggyy、ggYY或GGyy、ggYy黄绿叶∶黄叶=1∶1或黄绿叶∶浓绿叶=1∶1(3)GgYy、GgyyGgyy(4)RRGgyyrrggYy解析本题的第(1)(2)两小题为由因求果型试题,第(3)(4)小题为由果推因型题。由因求果型的解题程序:亲代的基因型→每对基因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每对基因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的积→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由果推因型的解题程序与之相反。(1)根据表格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知,黄绿叶个体基因型中G和Y同时存在,其基因型有GGYY、GGYy、GgYY和GgYy4种,其中双杂合子(GgYy)自交,F1将产生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2)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进行杂交,F1只出现2种表现型,则亲本基因型应为Ggyy×ggYY,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为黄绿叶(GgYy)∶黄叶(ggYy)=1∶1或亲本基因型为GGyy×ggYy,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为黄绿叶(GgYy)∶浓绿叶(Ggyy)=1∶1。(3)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自交可产生淡绿叶的基因型为GgYy和Ggyy,其中Ggyy的植株自交产生淡绿叶的比例较高。(4)圆形浓绿叶(RRG__yy)茶树甲与长形黄叶(rrggY__)茶树杂交,获得椭圆形淡绿叶(Rrggyy)茶树,由此推断两亲本茶树基因型为RRGgyy×rrggYy。2.瑞典遗传学家尼尔逊·埃尔(NilssonEhleH.)对小麦和燕麦的子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若干个红色子粒与白色子粒的纯合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结合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该性状由________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2)第Ⅰ、Ⅱ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第Ⅲ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3)第Ⅰ、Ⅱ、Ⅲ组F1测交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1)显性三(2)31(3)1∶13∶17∶1解析解答本题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分析实验中的F2的分离比是解题的关键。判断依据:只有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都符合自由组合应出现的比例时(如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F2的表现型比例是9∶3∶3∶1等),才能认为是自由组合。本题由F1→F2的表现型和“无中生有”的判断方法可推出红粒为显性性状,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一定为显性基因。由“第Ⅲ组的子二代中红粒所占的比例为63/64,即1-(1/4)3”可以推出该性状由三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由各表现型所占的比例可推出第Ⅰ、Ⅱ、Ⅲ组的F1中分别有一对、两对、三对杂合基因;设控制子粒颜色的基因分别为A、a、B、b、C、c,则第Ⅰ组F1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和aabbCc,第Ⅱ组F1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和AabbCc,第Ⅲ组F1可能的基因型只能为AaBbCc。第Ⅰ、Ⅱ、Ⅲ组F1测交后代的白粒所占的比例依次为1/2、(1/2)2和(1/2)3。3.果蝇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如图是该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图解。P裂翅♀×非裂翅♂↓F1裂翅↓(♀102、♂92)非裂翅↓(♀98、♂109)(1)判断上述裂翅亲本为杂合子的依据是__________。(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