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环境问题(2018·安徽淮北一模)近年来霾天气在我国越来越频繁出现。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10km,造成空气普遍浑浊。雾与霾的形成均与大气中的微粒(凝结核)和水汽相互作用有关,下图是反映雾、霾天气水汽、微粒关系图。读图,完成1~3题。1.城市大气中的微粒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空气中水汽含量越高,微粒越少,越易形成霾B.空气中微粒含量越高,水汽越少,越易形成雾C.大风、雨雪天气会加剧城市雾、霾的污染程度D.同等气象条件,城市规模大更易形成雾、霾天气2.下列关于霾在我国发生频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南方多于北方②东部多于西部③城市多于农村④冬季多于秋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我国应对霾天气的措施中,可行的是()A.形成以核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B.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C.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雾与霾天气的形成条件,可知空气中水汽含量越高,微粒越少,越易形成雾,A错。空气中微粒含量越高,水汽越少,越易形成霾,B错。大风、雨雪天气会减弱城市雾、霾的污染程度,C错。同等气象条件,城市规模大,来自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微粒会更多些,更易形成雾、霾天气,D对。第2题,霾的形成与空气中干尘粒的多少有关,空气中干尘粒的多少又与大气污染的程度和空气的干湿状况有关,大气污染严重、空气干燥容易出现霾。我国东部比西部大气污染严重、城市比农村大气污染严重、北方比南方大气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干尘粒多,容易出现霾,故①错、②③对。冬季温度低,植物生长慢,植物少,植物吸收的尘埃物质少,再加上空气干燥,空气中的干尘粒更多,更容易出现霾,④对。选B。第3题,使用核能可以减少空气中的尘埃物质,但核能作为新能源对技术要求高,建核电站投资比较大,一般只在常规能源短缺的地区发展,因此我国不可能形成以核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A措施不可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还不可能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B措施不可行;大力推进城市化,不能减少空气中尘埃物质,因此C措施也不可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可以减少空气中尘埃物质的数量,因此是减少霾的切实可行的措施,选D。答案:1.D2.B3.D(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如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4~6题。4.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B.生态混合型农业C.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D.自给自足型农业5.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①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②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③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④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④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4题,材料中提到有机农业是“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因此有机农业属于生态型农业,该地有花卉、农田、猪场、鱼塘、蔬菜等,因此也属于混合型农业,B正确。蔬菜种植、鱼塘养殖等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A错误;该地有鱼塘,而河西走廊水资源紧缺,故不可能得到大面积推广,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花卉、鱼塘、畜产品等都投入到了市场,说明商品率高,属于商品型农业,D错误。故选B项。第5题,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退耕力度,过度垦荒不明显,②错误;小农经营粮食单产高,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