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夯实基础考点过关沉淀溶解平衡【基础梳理】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当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形成溶液时,沉淀的速率与速率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叫做沉淀溶解平衡。(1)v(沉淀溶解)v(沉淀生成),沉淀溶解。(2)v(沉淀溶解)v(沉淀生成),生成沉淀。(3)v(沉淀溶解)v(沉淀生成),沉淀达到溶解平衡。2.溶度积常数(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即为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符号为。(2)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AmBn(s)mAn+(aq)+nBm-(aq),则有Ksp=。(3)影响因素:同一难溶电解质的Ksp仅仅是的函数,不变,Ksp不变。3.最典型计算已知溶度积、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求溶液中的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其他计算类型有:判断沉淀顺序、计算溶液pH、浓度商Q与Ksp大小比较。【典型例题】硫酸的作用之一常用于控制溶液的pH。若溶液中c(Sn2+)=1.0mol·L-1,则室温下应控制溶液pH。(已知:Ksp[Sn(OH)2]=1.0×10-26)[答案]小于1[解析]:c2(OH-)=c(OH-)=1.0×10-13mol·L-1c(H+)=1.0×10-1mol·L-1则室温下应控制溶液pH<1。(2013·福建理综)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Ca2+、Mg2+、S等杂质。其次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BaCl2,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其原因是-261.0101.02-4O2-4O。[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答案]BaSO4和BaCO3的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C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BaCO3(s),这时溶液中就出现了S[解析]: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说明存在溶解平衡,过量的BaCl2除去S,过量的Na2CO3和NaOH除去Ca2+、Mg2+、过量的Ba2+,也会将部分BaSO4转化为BaCO3:BaSO4(s)+C(aq)BaCO3(s)+S(aq)(根据题中信息BaSO4和BaCO3的Ksp相差不大),所以滤液中就有S。1.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同样是微溶物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2)外因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少数如Ca(OH)2的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③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2.Ksp的定义及应用(1)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通式:AmBn(s)mAn+(aq)+nBm-(aq)Ksp=cm(An+)·cn(Bm-)(2)Ksp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没有关系。(3)在难溶电解质AmBn的溶液中,如任意状态时离子浓度幂的乘积[cm(An+)·cn(Bm-)](简称离子积)用Qc表示,Qc和Ksp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种可能:(1)Qc=Ksp,沉淀与溶解达到动态平衡,该溶液是饱和溶液。(2)QcKsp,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平衡向析出沉淀的方向移动,直至Qc=Ksp。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基础梳理】1.沉淀的生成如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可向溶液中加入。2.沉淀的溶解如要使Mg(OH)2沉淀溶解,可加入。2-3O2-4O2-4O2-4O2-3O2-4O2-4O3.沉淀的转化如向盛有10滴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过量0.1mol·L-1NaCl溶液,有色的沉淀生成;向其中滴加过量0.1mol·L-1KI溶液,沉淀转化为色的;再向其中滴加过量0.1mol·L-1Na2S溶液,沉淀又转化为色的。微课1沉淀转化(1)由难溶的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转化。如在PbI2悬浊液中,加入AgNO3溶液后,PbI2(s)+2Ag+(aq)2AgI(s)+Pb2+(aq),K转===1,所以只要较低物质的量浓度的Ag+即可消耗I-,从而使PbI2不断溶解,最终完全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AgI。(2)由难溶的沉淀转化为更易溶的沉淀是比较难以实现的一种转化,前提是“两种沉淀的溶解度相差不是很大”。如虽然Ksp(B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