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主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2019·高考江苏卷改编)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增大D.④减小解析:第1题,三峡库区的云海是由水面上大气上升,气温降低,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结合选项中大气运动方向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①④正确,故选C。第2题,大气中的云层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地面辐射减弱;大气中的云层还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图2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故选B。答案:1.C2.B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由于不同颜色的地膜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率不同,对农作物生长及杂草、病虫害、地温的影响也不一样。据此回答3~5题。地膜类型透光率无色透明地膜90%以上银色地膜60%左右白色地膜40%左右黑色地膜1%~3%3.夏季,可以起到明显降低地温、抑制杂草的地膜类型为()A.无色透明地膜B.白色地膜C.黑色地膜D.银色地膜4.秋季,果农在苹果树下铺设银色地膜主要是为了()A.保温、保墒B.除草、防病害C.反光、增色D.抑盐、保苗5.春季,华北平原农田中的白色地膜除保温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特殊作用是()A.保土B.除草C.增色D.抑盐解析:第3题,黑色地膜在阳光照射下,本身增温快,但传给土壤的热量较少,具有降低地温的作用;黑色地膜透光率较低,由于它几乎不透光,杂草不能发芽和进行光合作用,因而除草效果显著。选C。第4题,银色地膜铺设在树下,可以起到增强反射的作用,利于苹果增色。选C。第5题,华北平原春季多盐碱化现象,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表土的含水量高,相对降低了土壤盐分,从而起到抑盐、保苗的作用。选D。答案:3.C4.C5.D(2019·石家庄质检)埃及全国整体气候偏热,尤其是夏季,炎热难耐,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酷暑面前,一些埃及人选择到亚历山大或马特鲁避暑。下图示意埃及位置。据此回答6~7题。6.埃及夏季炎热难耐是由于埃及()①受西南季风影响强②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③河流、湖泊稀少④沙漠面积广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亚历山大和马特鲁成为埃及避暑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两地()①纬度位置相对较高②受海洋影响显著③阴雨天气多④地势相对较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知,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亚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了炎热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及沙漠景观,②④对。埃及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几乎不受季风环流影响,①错。埃及境内有尼罗河流经,并建有人工水库,但改变不了当地夏季炎热难耐的气候特点,③错。第7题,读图可知,亚历山大和马特鲁位于埃及北部,濒临地中海,纬度较高,受海洋影响显著,因而夏季气温较低,成为避暑目的地,①②对。亚历山大和马特鲁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③错。两城市皆位于地中海沿岸平原,因而地势低平,④错。答案:6.D7.A(2019·唐山第一中学冲刺)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渐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回答8~10题。8.表示1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9.此隧道()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B.内部温差比外部大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D.具有冬暖夏凉特点10.该学校最可能位于()A.黑龙江省B.山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D.陕西省解析:第8题,1月份气温较低,隧道内温度较高,温差较小,故曲线③符合1月隧道内气温变化曲线,因此正确答案为C。第9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含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日照长短、海拔高低,通过气温变化不能判断太阳辐射量的大小,A错;隧道墙壁隔绝内外的热量交换,具有保温作用,隧道内温差变化小,且通过材料图示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