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二氧化硫》教学设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07级化学四班杨少桐40707292二氧化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双边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解决关于二氧化硫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和它的广泛应用,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二、学习对象特征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学生。在知识上,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初中化学基础,在高中已经学习了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掌握了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学习方法。在能力上,他们学过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探究意识。在心理特点上,他们正值青春年少,精力充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三、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知识。2、过程与方法(1)针对二氧化硫相关问题,学习自己设计实验,自主探究。(2)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四、学习内容分析二氧化硫的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二氧化硫对环境危害很大,可以运用环境污染的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保护家园的情感。二氧化硫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可以使用网络资源展示相关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较多,内容丰富,适宜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但二氧化硫有毒,对人体危害大,所以可以用图片展示和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来演示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在不断思考中获取知识。五、学习资源与环境多媒体教室,电脑和可供利用的网络资源。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的视频,酸雨危害环境的视频及相关图片,“央视记者暗访福建古田银耳变白内幕”的网页及图片,空气质量日报的图片,二氧化硫危害人体的网页,二氧化硫来源的图片,二氧化硫广泛应用的网页及图片,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的图片,二氧化硫的相关课件。六、教学流程视频,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投影打出三个问题:1.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哪里来的?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3.银耳是怎么变白的?探究一投影运用三张图片展示二氧化硫的来源提问:二氧化硫还有哪些来源?思考,讨论,回答评价学生表现并做补充探究二提问: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小组讨论,得到实验方案投影评价学生实验方案,讨论交流。图片展示最佳实验方案。讲解实验过程及现象。提问:1.水面上升说明了什么?2.试管中溶液显酸性又说明了么?提问:二氧化硫还能发生哪些反应?评价学生表现并做补充思考,讨论,回答思考,回答探究三提问:银耳是怎么变白的?投影评价学生实验方案,讨论交流。图片展示最佳实验方案。讲解实验过程及现象。小组讨论,得到实验方案提问:1.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质?2.为什么加热后品红溶液恢复了颜色呢?提问: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氯水有什么区别呢?投影二氧化硫与氯水的漂白性对比表格思考,讨论,回答思考,回答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1】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份空气质量日报图片,让学生注意在首要污染物一栏出现了二氧化硫。接着为学生播放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的视频,并打开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的网页,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硫对空气的严重污染。投影二氧化硫的广泛用途投影总结二氧化硫主要化学性质布置作业结束【情境2】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酸雨的相关图片,并为学生播放酸雨危害环境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酸雨对环境的严重危害。【情境3】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打开“央视记者暗访福建古田银耳变白内幕”的网页,并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打出三个问题】(1)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硫对我们生活的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那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从哪里来的?它的主要来源是什么?(2)大家通过视频了解到酸雨的严重危害,提示大家,酸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关,那么,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不是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