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知道其两个阶段,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二、能力和方法通过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初步树立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学习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难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课型新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发现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咱班是团员的请举手!想入团的举手!(学习本课时,正值学校发展团员,学生参加了团课学习之际。)你为什么要入团呢?(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入团,成为我们青年人追求进步的一种表现。不同时代的青年追求进步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而实质却是一样的: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这八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五四精神”的内涵。她源于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她源于承受着深重灾难的中国人的又一次挣扎与抗争。讲述新课:一、五四运动(一)是什么?你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学生凭自己所知回答)[课件展示毛泽东给五四运动的定义。]书上结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为什么?(学生根据五四运动的定义提出想知道的各种“为什么”)如:为什么会爆发?什么地方体现了其反帝反封建性?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播放电影《开天辟地》剪辑片段。(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五四运动的过程。)影片告诉我们:[板书依次展示以下内容。](学生逐条回答。)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等。前期后期时间5月4日6月5日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消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直接目标得以实现。引导学生通过五四运动两个阶段的比较,认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无产阶级的斗争起了决定性作用。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感知的材料得出各个“为什么”的答案。如:从爆发原因和口号看出其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强调口号中的“还我山东”说明祖国的领土和主权不能分割是原则问题,爱国最基本的要做到维护祖国的尊严,与现实联系——坚决抵制台独!……)3.总结:(1)爆发原因:20世纪初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剧烈变化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因素。主要有: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国内人民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强烈不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偶然因素。(2)性质及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在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五四运动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件以表格形式展示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革命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在:领导阶级——前者是资产阶级,后者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前者是启蒙思想和三民主义,后者是马克思主义;结果——前者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者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前途——前者是资本主义,后者是社会主义。所处的革命时代——前者是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后者处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三)怎么做?1.现在的你通过五四运动的学习,应当怎么做?(回应导入新课时所讲的“五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