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三首【学习难点】1、揣摩、品味诗歌的语言,整体把握诗词的内容。2、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进与大自然的情感,热爱自然与自然美好相处。【学习时数】2课时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汉族。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代宗大历八年初生于京都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代表作《永州八记》,有《柳河东集》传世。张志和,初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唐肃宗时代诏翰林,很受唐肃宗重视。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豪玄真子,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著有“玄真子”。姜耕玉,1947年生,祖籍苏州。当代诗人。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诗集《我那一片月影》《雪亮的风》。背景简介:《渔翁》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渔父》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该诗发表于1997年第六期《中国作家》。【尝试练习】给加点粗字注音:白鹭()鳜鱼()箬笠()蓑衣()徜徉()沅洲()二、【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1)整体感知,听课文范读。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学生齐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独立翻译《渔翁》和《渔父》。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作探究赏析诗歌《渔翁》“渔翁夜傍山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这两句写的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品格?赏析:“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3)赏析“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围绕下列问题,赏析诗歌《渔父》诗的前两句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现了什么?“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中“斜风细雨”意在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围绕下列问题自学《渔舟唱晚》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渔舟唱晚》的最后一节“一幅中国山水画/带着岁月沧桑/挂在那儿”,与诗的开头“一幅明清写意画/挂在天地间/季候风吹着/几个世纪也不褪色”非常相似,有何用意?比较探究《渔翁》《渔父》《渔舟唱晚》的主题分别是什么?“欸乃一声山水绿”是怎样的一幅图景?《渔父》中也有这样的图景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展示交流:分组展示三.【当堂检测】1、选词填空。(1)千余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体__________(衰退衰弱衰变)发生变乱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章也就增加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2)船只逼入急流乱石中,不问冬夏,都得__________(敏锐敏捷敏感)而勇敢的脱光衣裤,向急流中跳去,在水里尽肩背之力使船只离开险境。(3)到了沅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