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范进中举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范进中举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3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范进中举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3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范进中举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3
17.范进中举1.学习体会课文讽刺、夸张的语言。2.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重点:体会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描写。领会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但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作揖(yī)带挈(qiè)相公(xiànɡ)醺醺(xūn)行事(hánɡ)长亲(zhǎnɡ)腆着(tiǎn)绾结(wǎn)桑梓(zǐ)轩敞(xuān)锭子(dìnɡ)拙病(zhuō)3.解释下列词语。带挈:提携。唯唯连声:连声答应。万贯家私:大量的家财。贯,旧时用绳穿钱,一千个钱为一贯。拙病:奇怪的病。桑梓:家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4.阅读课文,填写下列“台阶”图。问题一:你觉得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全文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第1~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侧重描写范进穷困寒酸的生活。后一部分(第3~12段)写范进中举后“发疯”“治疯”和张静斋的拜访,在对比中表现整个社会各色人物的形象。通过对比,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以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问题二:文中有哪些地方能表现中举前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如“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几句可见范进家境贫寒,而胡屠户对他的轻侮中可见他社会地位低下,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试,更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问题三:赏析下列语句。1.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示例:用典型动作“横披衣服”,特殊的姿态“腆着肚子”,来描摹人物。把胡屠户在范进面前觉得高人一等的倨傲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2.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示例:一个骂人,一个被骂;一个吐痰,一个被吐。两相对比,突现了范进的可怜与卑劣的灵魂。也表现了胡屠户的傲慢与市侩性格。3.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示例:细节描写,活画了胡屠户的贪婪相。揭露屠户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问题四:范进为什么会发疯?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示例:(1)社会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2)个人原因: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这种发疯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表现。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未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问题五: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你的理由。示例:(1)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2)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问题六: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示例:这两个人物虽然是次要人物,但是都是为刻画主要人物服务的,作品通过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的态度从侧面揭示出,范进这类知识分子之所以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被巴结、奉承、攀附的权贵。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使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 范进中举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