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及突破本课重点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通过播放影片《我的1919》中国代表顾维均拒绝签字的片段。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其实中国代表一直没有接到北洋政府拒绝签字的命令,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敢于对列强说“不”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及突破本课难点是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五四精神属于抽象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关于“五四精神”,建议以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等史料着手形成“五四精神”的概念。最后全体同学高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体验五四精神,激发爱国情感,调动学生追求进步的动力。●教学方法1.提问探究法。2.材料归纳法。3.小组活动法。4.讲述法、讲解法。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前导学◆资料收集1.来源于我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节日有哪些?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战争的双方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包括哪些国家。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4.什么是五四精神?怎样弘扬五四精神?◆再现历史片段一: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北大的青年学生,5月4日,你和同学到天安门前集会,请你站出来发表演讲,动员你的同学和民众惩罚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片段二:在天安门示威游行后,学生来到东郊民巷,向各国使馆请愿,受到军警的阻拦。请你站出来发表演讲,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强盗行为和对中国造成灾难。◆动手制作仿制五四运动时期标语和条幅、旗帜。上面书写以下文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力争”、“保我主权”、“勿做五分钟爱国心”、“争回青岛方罢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头可断,青岛不可失”、“诛卖国贼曹汝林、章宗祥、陆宗舆”、“国民应当判决国贼的命运”、“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学唱歌曲中国共青团团歌●教学资源网五四运动纪念馆http://54.china1840-1949.net.cn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tupian/31655/2801845.html南方网──社会新闻http://www.southcn.com/news/community/shzt/youth/人民日报网络版http://www.people.com.cn/item/wsjn/wsjn.htm●板书设计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二.五四运动的经过1.前期:中心在北京,运动主力为学生2.后期:中心在上海,运动主力为工人三.五四运动的结果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四.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过节?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也有很多纪念性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些节日是来源于我国近现代的历史事件的吗?(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中国的青年节呢?什么是五四精神呢?让我们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来揭开谜底吧!讲授新课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一方是由英、法、美、日、意等组成的协约国,另一方是德国、奥匈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中国在大战中参加了哪一方?(协约国)战争结果是哪方取得了胜利?(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月18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