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国有企业的改革2、能力培养(1)分析理解: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何首先从农村开始。(2)调查说明:通过阅读、采访等途径了解并说明改革对我国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生产发展、城乡面貌等方面的影响。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认识城乡改革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体制,激发了劳动者积极性和企业单位的活力,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积极的跨越发展。(2)从城乡改革的历程理解,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困难,需要付出代价,甚至可能会遇到挫折。但只要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绝大多数的利益,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改革的前景将是光明的。4、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学要点】1、重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改革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自主性,促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解放了富余劳动力,为乡镇企业提供了人员、原料和市场,为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2、难点:城乡改革涉及生产制度、分配制度、用人制度、管理制度等经济、行政方面的政策和专门术语,初中生缺乏社会阅历,不易理解。【教学过程】导入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哪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今天我们就讲对内的改革,对那里改革呀?(城乡改革)新授一、联产承包责任制1、我国城乡改革的不断深入,其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哪里掀起(农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哪两个省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安徽、四川)分别在什么时候?(1978年底、1979年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政策好不好?为什么?(引出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符合人民的愿望,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适合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如何评价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公有制)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原因(1)有剩余劳动力。(2)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3)城乡经济交流日益频繁2、乡镇企业的产生起到的作用(1)为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2)也有力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三、国有企业改革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2、为什么要进行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的弊端3、国企改革经历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与探索)第二阶段:1984年—1993年经营责任制(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第三阶段:1993年以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终极目标)【总结巩固】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改变经营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转移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利于农民致富促进工业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使我国逐步融入国际经济格局,为后来加入WTO创造了条件。【教学反思】本课主要以讨论交流为主,多举了与生活有关的例子,语言简单,通俗易懂,让学生能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等一些专门术语。课前准备少了点,应让学生多收集相关资料,教学时会轻松点,课堂气氛可能会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