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3、品味:欣赏文中的写景的句子,并体味其意境。4、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学习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学习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知识链接】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苏轼,字,号,(朝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我们曾学过他的词:、。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四年了。元丰二年(1079)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一点丢了脑袋。由于多方营救,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作者是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1083),张怀民(字梦得)被贬黄州,初到时寓居位于黄州的承天寺,他与苏轼兄弟均有往来。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下了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当时的特殊心境。3、由题目来看,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一般游记都会交代行踪,描写见闻,抒发感受。【自主学习】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检测:遂()寝()荇()柏()2、结合课下注释,译读课文,了解大意。【合作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翻译,讨论疑难处,落实重点词义。重点词:户:念:欣然:遂:寝:相与:步:空明:交横:盖:但:耳:闲人:2、由题目来看,这是一篇游记。(1)请找出“记”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苏轼和他的朋友观赏到了怎样的美景,他是如何描写的?(可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用词等方面赏析)(3)观赏这美景,苏轼和他的朋友有了什么感慨?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对“闲人”的理解。【拓展延伸】从苏轼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学习检测】1、本文选自。作者,(朝代)的文学家。2、解释词语念:相与:空明:但:闲人:2、翻译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4、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5、简要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运用比喻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