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熟悉作者,了解写作背景。2、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清本文的结构,并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3、了解小说三要素,掌握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重点难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从而引导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主要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导学流程】一、知识链接1、人物简介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2、写作背景介绍《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法战争的第二年。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占巴黎,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乡村教师韩麦尔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二、基础知识初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礼物任务。郝叟hǎosǒu懊悔àohuǐ字帖tiè诧异chà强迫qiǎng踱步duó哽咽ɡěngyè祈祷qídǎo钥匙yàoshi思量silianɡ宁可nìnɡ三、深入学习1、通读课文,找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且完成下列表格。我找到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平日上课最后一课气氛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安安静静,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问题记录学生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平时“我”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平时老师穿戴一般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后排板凳一向空着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个个看来都很忧愁。2、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找出你觉得刻画韩麦尔先生比较精彩的语句,标出这些语段并谈谈你的理解。三、堂测堂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小说以为线索,刻画了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