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单元内容分析]隋唐王朝恢复了中国一统的格局,并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唐代的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艺术成就灿烂辉煌,中华文明的魅力使当时海外各国心驰神往。大唐王朝以开放、豪迈的气概兼容并蓄,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学习这段历史,有助于认识政治清明、民族团结、开放交融对国家强盛、文化繁荣的积极作用。[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①581年建立的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历史,重新确立了全国大一统的局面。②唐太宗是奠定唐朝盛世局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③隋唐两朝的都城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④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⑤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建立了吐蕃王朝。⑥日本派出“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⑦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著名诗人以李白、杜甫为代表。⑧唐代著名画家有吴道子、阎立本等。(2)了解:①初创于隋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官吏选拔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以进士科最为人重视。②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③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讫点和分段名称及沟通水系。④长安城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体现了唐朝开放大气和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⑤唐太宗被西北各民族奉为“天可汗”。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朝中央与吐蕃的政治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⑦鉴真东渡日本,推动了日本佛教发展,传播了中国的科学技术。⑧李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世称为“诗史”。⑨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2.过程与方法(1)懂得历史地图在历史认知中的作用,并借助地图中的信息分析重大历史事件。(2)能运用表格围绕某一主题对相关的历史信息加以归纳整理。(3)能从特定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文化氛围、人们的价值观念等再现重大事件、重要制度等史实。(4)对教科书中涉及的某一事件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活动,能用口头语言简要地叙述。(5)从图书馆中至少找到二本以上记载相关资料的书籍,从中获取历史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唐太宗注意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在位时期呈现“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2)大运河是联系南北经济的大动脉,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兴盛和经济的发展。[单元教学建议]1.教学重点(1)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局面?“贞观之治”是如何出现的?(2)唐文明的特点是什么?该特点在唐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有何体现?(3)唐代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的原因是什么?唐代诗歌繁荣的两位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2.内容解析(1)大一统局面的恢复与巩固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历史,重新确立了全国大一统的局面,并且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在官吏选拔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国家政治制度方面创设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开凿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这一系列创举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唐朝建立后,在借鉴隋朝得失的基础上继承了隋巩固统一局面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到唐太宗时期,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的“贞观之治”。(2)开放豪迈、兼容并蓄的唐文明统一、强盛的局面使唐文明呈现开放豪迈、兼容并蓄的特点,在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唐太宗屏弃“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对少数民族“爱之如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较为少见的。同时,中华文明的魅力也使当时的海外各国心驰神往,日本的“遣唐使”陆续来华,唐朝的长安城气势恢弘、经济繁荣,以开放的姿态,容纳的心胸,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社会生活也比较自由。文学艺术方面,诗歌在唐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孕育了如李白这样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而唐中期以后由盛转衰的大变局则产生了杜甫这样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3.活动建议——主题讨论:我看大运河(1)学习目标:知道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