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柳先生传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写一写,用心掌握下边词语的音、形。嗜(shì)辄(zhé)吝(Iìn)短褐(hè)箪(dān)晏(yàn)如汲汲(jí)俦(chóu)衔觞(shāng)赋(fù)诗(二)关于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年),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未得到证实)。课堂活动(一)基础练习陶渊明,又名,字,号,朝著名诗人、散文家。我们已学过他的《》。(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听录音或范读一遍,注意字音和节奏。(2)自由朗读两至三遍(要求:模仿录音或范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默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并把不懂的词句圈画出来,小组交流解决。2.字词句过关(1)注意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并用心记住。①因以为号焉。()②每有会意。()③性嗜酒。()④或置酒而招之。()⑤造饮辄尽。()()⑥环堵萧然。()⑦箪瓢屡空,晏如也。()()⑧以此自终。()()⑨不汲汲于富贵。()⑩兹若人之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译文:②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译文:③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译文: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3)根据以上所学,把全文意思疏通一遍,然后朗读课文。3.句段品读(1)本文是一篇传记,文章从思想性格、生活状况、爱好志趣等方面刻画五柳先生的形象,请找出相关的语句。①思想性格:②生活状况:③爱好志趣:(2)五柳先生“好读书”却“不求甚解”,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3)面对贫寒的家境,五柳先生却“晏如也”,这是他什么思想性格的体现?(4)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4.探究质疑“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三)应用迁移阅读下面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王勃传(节选)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到勃,沆然②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③日:“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洗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④,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注解】①宿:事先。②沆然:轻松、愉快之意。③矍然:惊惶的样子。④寤:睡醒。1.用“/”划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引被覆面卧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宴(2)遣(3)辄(4)易3.文中加点的“寤”的意思与学过的《狼》一文中“”(填一词)的意思相反。4.翻译画线一句:“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译文:5.王勃的创作过程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2五柳先生传(一)潜元亮五柳先生晋桃花源记(二)2.(1)①把……当作②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⑧喜爱,爱好④有的人⑤往,到;就⑥空寂⑦多次,屡次;安然自若的样子⑧用;过完自己的一生⑨心情急切的样子⑩辈、同类(2)①(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小羡慕荣华利禄。②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③(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牛。④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当官。3.(1)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卒”;③“性嗜酒”“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2)五柳先生读书不为追名逐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不求甚解”反映了他率真自然的性格。(3)安贫乐道,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4)安贫乐道的、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4.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