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一.本周教学内容1.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了解氢气的性质;了解自然水、纯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了解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状况,了解水体污染及其防治,懂得爱护水资源。2.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3.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区别和相互联系,运用分子——原子的有关理论解释现象。4.初步学会“过滤”等实验基本操作。二.重点1.水的组成2.分子的基本特征,运用分子——原子的有关理论解释现象。三.难点1.运用分子——原子的有关理论解释现象2.物质的类别的区分【例题评析】[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评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水的组成基本知识。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是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氢气和氧气是单质,所以A是错误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氢单质是宏观物质,所以B是错误的;水是宏观物质,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C也是错误的。答案:D[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大,原子小B.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C.原子是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评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不能以分子、原子的大小作为区别分子与原子的标准,所以A说法是错的;物质可以由分子组成,也可由原子直接组成,今后还要学到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所以B说法是错误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而原子本身是可以再分的,所以C说法也是错误的。答案:D[例3]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超纯水”是不含其他任何物质的水B.“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D.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对大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定要严加治理评析:当今世界上,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超纯水”只是说通过提纯,把杂质的含量降低到一定范围之内,A选项错误;任何物质,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制造的,都有它的化学成分,只是说纯天然物质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不是通过化学手段人工合成,B选项错误;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有害无益,因为纯净水中缺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选项也是错误的;加大对污染的治理,保护我们的环境,是世界范围内的极其重要的任务,D选项正确。答案:D【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1.关于水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水是无色无气味的液体B.水在标准状况下的沸点为100℃C.水通电可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D.水在4℃时的密度为1g/※2.在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A.防止发生事故B.增强水的导电性C.得到更多的氧气D.得到更多的氢气3.由同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4.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约占()A.51%B.61%C.71%D.81%5.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A.用脸盆接水洗脸B.用喷灌、淋灌或滴灌的方式浇灌农作物C.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D.不间断的冲洗蔬菜来去除残留的农药6.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C.原子的体积很小D.原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7.臭氧可用于漂白和消毒,大气中的臭氧层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空气中的氧气在打雷放电时可转化为与氧气性质不同的臭氧,文字表达式为氧气臭氧,这种变化属于()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8.收集比空气轻,易溶于水的气体最好采用()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D.都可以9.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A.水在0℃结成冰,在100℃时变成水蒸气B.水杯里的水蒸发至完全不见了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D.蔗糖溶解在水中变成糖水10.构成冰的分子和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A.不同的性质B.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