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组歌(节选)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馈赠(kuì):赠送(礼品)。真谛(dì):真实的意义或道理。璀璨(cuǐ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镶嵌(xiāng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酷肖(xiào):酷似。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长吁(xū)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纪•哈•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哲理诗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其主要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纪伯伦生活时代的黎巴嫩,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他激进的思想和当时的政治相悖。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2、课文赏析《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二、教学目标:1、概括文中“浪”和“雨”的各自特点和形象;培养学生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2、学习通过拟人化手法进行丰富想象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联想和表达的能力。3、探究作者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的借鉴。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活动:(一)基础练习1、本文选自《》。作者,诗人。《》共包括首。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执niù()②憔悴()③馈赠()④真dì()⑤璀璨()⑥镶嵌()⑦酷肖()⑧长吁()短叹(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理解思路。①《浪之歌》:一(1~4段):写海浪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二(5~7段):写海浪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②《雨之歌》:一(1~4段):写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滋润万物,传递信使。二(5~6段):写雨水意味着一个循环,暗示尘世人生也是一个循环。三(7~8段):写雨来到了人的世界,而叹息、泪水和微笑只是人的世界运动过程的各种形式。(2)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_______的浪?_______的雨?(3)读《浪之歌》,思考:“浪”唱出了怎样的歌?“浪”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4)读《雨之歌》思考:作者在短小的篇幅里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雨”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2、句段品读品读诗歌,可以从语言、修辞方法和诗的情感等方面来谈。示例:“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答:“偷”字,巧用拟人,写出了雨的珍贵。(1)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2)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迷人。(3)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3、探究质疑(1)散文诗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意,那么,这两首散文诗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这篇文章不仅带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