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忆读书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对比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讨论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自主预习】:(一)教材助读:1、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州人,现代著名文学家、儿童文学家。主要著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散文《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笑》等。女性细腻的“情致”和天真烂漫的“童心”,以及那清新隽永而又婀娜多姿的文笔,构成了冰心散文的独特风格。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89年9月8日清晨,国际扫盲日,中国教师节前夕,告诉人们识字读书有诸多好处;提醒人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二)初读课文:标好段号;作者在哪些时间段里读了哪些书;读了这么多书之后,作者对读书有什么心得体会。(注意:在书上做好笔记。)再次深情诵读:组内同学结对,互相听、读,诵读全文。诵读要求与策略: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要忘我、深入地体会;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并随时做好圈点。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做好笔记。【预习检测】给粗体字注音。笸()箩天罡()地煞()无聊()堆砌()聊斋()朦朦()胧胧无病呻吟()不能自已()2、根据意思写词语。没有一点趣味。为人处世的道理。3、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一、(1)、二、(2-11)三、(12-13)四、(14-15)【我的疑问】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导学案姓名:年级:七班级:科目:语文主备人:宁琼审核人:探究案第一课时探究点一:作者小时候读过哪些书?这些内容体现了哪一中心?探究点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词语。探究点三:作者为什么能长期坚持孜孜不倦的读书?在文中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并概括归纳作者“读书好”的体会。【学习反思】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导学案姓名:年级:七班级:科目:语文主备人:宁琼审核人:第二课时默读12—13段探究点一:有人说“开卷有益”,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看法。探究点三: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这一手法有何作用?探究点四:细品课文,体会文中“凑成”“勉勉强强”“写满”“强多了”这些词的含义,小组内讨论。探究点五:“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3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