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辽阔的疆域【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从世界的角度宏观上了解我国疆域辽阔。【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查阅我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东西端之间的大至距离。【教学模式】图案导学。【教学方法】读图思考、合作探究、比较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图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新课展示问题1、南北半球分界线2、东西半球分界线3、五带的划分。回忆并回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世界地理知识,分析解决中国地理问题。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自主学习地理位置1、教师提示学习区域地理,首先要认识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了解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并引导学生注意读图、标注、得出结论。3、师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描述地理位置的情况,了解学情,强调重点。读教材P2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和P2课文完成以下内容活动步骤(1)在图1.1中描画出:赤道、20°W—160°E经线圈,分析得出:半球位置:我国的半球位置是东西半球中的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半球。(2)在图1.1中描画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分析讨论: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带(温度带),小部分在带,没有带。(3)在图1.1中找出:太平洋、亚洲。分析说出: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西岸。(4)指图,向同学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通过活动分析探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描画地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承转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动手探究教师展示表格,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答案的正误在表格中圈出中国的面积及居世界的位次通过具体数据,对比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我国国土的面积辽阔。承转通过分析看出我国疆域辽阔,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分别在何处?合作探究领土四至教师展示:中国疆域四至图1、引导学生正确判读我国领土四至的经纬度。2、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我国领土四至的大致距离。(补充: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3、教材第5页“思考”教师对学生进行指点,借助地球仪演示,使学生知道“由于地球的自转,我国东端先迎来日出”活动步骤(1)读课本P4图1.3圈出我国的四至点。同位之间互相介绍领土四至。(2)我国最北端约为N,最南端约为N,南北大约相差纬度;结论:我国南北跨广。我国最东端约为E,最西端约为E,东西大约相差纬度;结论:我国东西跨广。(3)合作探究完成课本P5思考题。通过读图分析、计算、讨论思考,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归纳我国领土四至。构建与梳理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国土辽阔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课时知识体系。辽阔的疆域【当堂达标】三.当堂达标读图填充1、四至点:最西端A最东端B最北端C最南端D2、在图中填出:太平洋、亚欧大陆ABCD【教学反思】学生不仅仅是参与教学、被动地听讲,而是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增强了用图意识、交流能力、探究精神。总之,一堂好课就是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中,积极参与自主探究,轻松愉快,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