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高科技的时代课程标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及主要成就,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互助交流、完成学案,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及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比较,分析归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图表、提取信息、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学习论从史出方法。学生结合自身实例,思辨利弊,从而形成对科技的正确的态度。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同时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科技应抱有正确的态度。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和特点。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出示奥运火炬图片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指出:我们奥运火炬的设计者是中国计算机行业的领头羊联想集团,制造者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十世纪发生的科技革命重点正是这两个行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新课。(二)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节假日你如果去美丽的城市海南旅行,你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到了海南你会采用哪种通讯方式给家人报平安?你又会采用什么方式把旅行的见闻给远方的朋友交流?这一切成果都要归功于科技革命,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第三次科技革命.(三)首先,我们来回顾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完成学案中的知识链接。指出: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又发生了一次重大飞跃,这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起学习新课。课题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介绍二战期间军事科技的发展: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技术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象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不仅消耗着世界的资源,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也阻碍了很多事物的发展,但那些与军事相关的项目和领域却得到了飞速发展。战后,这些军事技术转为民用并迅猛发展,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一、自主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学案内容。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在我们刚提到的这些科学技术中,你最熟悉的是什么?1、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出示图片介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是用18000个电子管组装而成的,占地面积170平方米(4个教室大),重约30余吨,是个庞然大物,运算速度达5000次/秒。之后计算机不断升级换代,运算速度也越来越快,从1百万次—上亿次—甚至万亿次。体积越来越小,向微型发展(微机),这样计算机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并日益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法国馆的吉祥物:承担了导游的角色,他们会打太极拳,还能用流利的英语、法语和中文向参观者们介绍法国的风土人情。日本馆中会用小提琴现场演奏《茉莉花》的机器人几乎成为世博会表演中最受欢迎的项目。(总体来说,从1946年计算机诞生到现在60多年里,大体每隔5-8年,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十倍,体积缩小十倍,成本降低十倍。)计算机已经不单单为人类解决计算问题,还成为存储、加工、处理信息强有力的手段。互联网将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超强的数据处理和资源平台,使人类在各方面的科学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下面通过图片一起来了解。出示生物技术的创新、空间技术的发展、原子能技术的进步等系列图片。但以上我们看到的这些成果还只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很小一部分,出示表格,它涉及到信息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诸多领域,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信息时代、原子能时代、生物时代、海洋经济时代、太空时代、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