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21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教学目的:过渡时期的历史概念。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教学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及实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阅读指导。教具:资料、插图。看课前提示明确过渡时期的概念并导入新课:知识结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政治--第一届全国人--①中华人民民代表大会共和国宪法政治制度基本形成(1945年9月)②毛为主席①工业农业奠定工业化成就--②交通运输初步基础业人民生活工业化初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步基础合作社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三①农业-合作社社会过渡时期①一化一五大②手工业制度经济--总路线--计划--改-③资本主义-基本(1953年)②三改造工商业确立总上: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一、过渡时期总路线。1935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让学生背诵。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学生阅读P155--157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什么形式?合作社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的什么形式?全行业公私合营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1956年三、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1957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请看图表:工业①建立了基础工业和新的工业部门。②形成了以鞍山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加强了沿海地区工业基地;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例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无缝钢管厂。农业连年丰收,粮棉产量连续增长交通运输业以铁路为中心,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四、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共和国第一步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大会还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主席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我国历史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历史内容。这一时期,我党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任务,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新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人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使我国基本形成了现有的政治体制,这样,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过渡时期提前结束,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练习P160一、二、三题。作业:同步P29一、二、三、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