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大部分亚洲国家在“二战”后初期获得独立《蒙巴顿方案》使印度分裂为两个国家印度发展经济的政策、成就与问题中国、朝鲜、越南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加坡、韩国的工业化政策和成就海湾国家收回石油权益与“石油繁荣”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亚洲“四小龙”①通过对“二战”战后初期亚洲大部分国家在“二战”后初期获得独立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②通过对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③通过分析亚洲新兴国家因地制宜结合本国国情发展经济的不同举措,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学知识理解分析各国发展经济的条件和模式的跨学科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①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正确理解以印度为代表的大部分亚洲国家在“二战”后初期获得独立的原因。②通过评价《蒙巴顿方案》,认识新老殖民主义是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长期动荡和发展艰难的重要原因。③了解印度、新加坡、韩国和西亚国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成就,认识亚洲特别是东亚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④通过比较亚洲各各地区发展经济的政策,认识各国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发展经济的共同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认识到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活的经济发展变化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亚洲新兴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战略,以此培养学生会从国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②西亚国家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长期斗争告诉我们,反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是亚洲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艰巨任务。③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国重视教育和科技,努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和科技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形成科教兴国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二战”后印度实现国家独立和发展经济、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难点:新加坡、韩国以及西亚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政策的复杂性教学过程课前引导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我们学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今天我们学习第三个方面的内容: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新课教学一、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大部分亚洲国家在“二战”后初期获得独立提问:为什么“二战”后亚洲民族运动会出现高涨局面?为什么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亚洲地区高涨,大部分亚洲国家能在战后初期获得独立?(在学生讨论回答后再讲评。)2.《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让印度独立,但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3.印度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成就(学生看书了解)提问:独立后印度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有哪些?归纳: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开展“绿色革命”;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90年代开展全面的经济改革。4.中、朝、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新加坡和韩国的工业化(学生看书了解新加坡和韩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成就)提问:新加坡和韩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两国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哪些不同之处?归纳:原因有:①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②从国情实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③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④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⑤发挥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同之处:韩国以不均衡增长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新加坡更重视社会秩序、道德建设和环境美化等。三、西亚经济的发展1.西亚国家收回石油产权的斗争2.西亚国家石油经济的繁荣西亚产油国形成了以石油开采为主、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四、中国经济的腾飞1.中国内地的现代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内地经济开始起飞。原因在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中国香港地区经济的繁荣成就:实现了工业化;金融、旅游、房地产、制造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集装箱码头和黄金市场。提问:为什么香港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