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材分析:本节课两个知识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学习目标:1.能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学会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习过程:一、预习展示1、除青蛙外,、、也都是两栖动物。2、春末夏初,青蛙叫声此起彼伏。这是蛙在鸣叫,它的口角有一对。3、仔细观察水面,会发现水中漂浮着一片片胶状透明的东西,里面有许多,这就是青蛙产下的。4、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中进行,幼体要经过才能上陆生活。二、合作探究:(一)通过学习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想一想:两栖动物中“两栖”的含义是什么?2、议一议: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雄蛙的鸣叫、雌雄蛙抱对各有什么意义?3、看一看:观察图片,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给课本13页每一个图片标上序号和图片简介。4、理一理:①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②列表比较蝌蚪和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比较早期蝌蚪成蛙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和,尚未长出。身体分为、和,消失。头部特征感觉器官,头后两侧有。视觉、听觉敏锐,无有,适于陆地上生活躯干、四肢、尾通过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后肢,前肢,适于陆地上。后肢趾间有,适于在水中。(二)高度关注: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现在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的原因是什么?2、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3、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从上述事实,你受到哪些启示?(三)联系生活在你的家乡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如何?他们的数量是不是在不断减少?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进行保护?三、拓展创新小明采集了一些蛙卵,想观察从蛙卵到成蛙的详细过程,他应该为蛙卵的发育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四、达标测试:1、青蛙将卵块产在()A、水中B、青草上C、泥土上D、水底2、蛙的卵在水中受精,方式属于()A、体内受精B、体外受精C、体内、体外均有D、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3、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C、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D、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4、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呼吸器官是()A、鳃、肺B、鳃、皮肤C、肺、皮肤D、鳃、肺和皮肤5、蛙鸣的生物学意义是()A、歌唱春天B、招引昆虫C、招引异性青蛙D、吓退天敌6、蛙是变态发育,它的幼体区别成体的显著特征是____A、陆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B、陆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C、水生、用肺呼吸、有尾、无四肢D、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7.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A.乌龟、青蛙、鳄鱼B.大鲵、小鲵、乌龟C.蝾螈、大鲵、蟾蜍D.蟾蜍、鳄鱼、水獭8.下列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体内受精,水中发育B.体内受精,土中发育C.体外受精,水中发育D.体外受精,土中发育9.对蝌蚪的说法正确的是()A.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非常像鱼B.外部形态像鱼,内部结构与鱼类根本不同C.蝌蚪在成长的过程中,先长出前肢D.有很多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夭折10.两栖动物是指()A.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B.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11.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特点是()A.不完全变态发育B.不变态发育C.变态发育D完全变态12.所有两栖动物的幼体都必须在水中发育。()13.所有两栖动物的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14.雄蛙和雌蛙都能鸣叫。()15.水质污染可导致畸形蛙的出现。()16.青蛙的受精卵产在中。17.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中进行。18.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属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