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学习重点: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难点:1、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鲁迅童年的欢乐。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教材助读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阿Q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我知道的鲁迅还有:《狂人日记》、_____________。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预习自测1、速读课文,找出以下生词,读后,试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确凿()菜畦()桑椹()油蛉()斑蝥()缠络()攒()珊瑚()豁()敛()脑髓()陌生()人迹罕至()觅食()竹筛()秕谷()系()书塾()2、词语解释。确凿:倜傥: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情景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46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学始于疑鲁迅的童年有哪些珍贵的回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到这个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用了介词“从……到……”,大家想一想,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质疑探究一、整体感知,按要求学习。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__个部分内容,先写___,后写__。2、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划上记号。3、再读课文,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二、默读1——8自然段,研读赏析第一部分“百草园”。1、哪句话总领这部分内容?2、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3、百草园中景物繁多,作者是怎样匠心独运,把景物描写得清楚传神的?(1)写景顺序:(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备:4、文章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5、找出写雪地捕鸟的动词,并说说这一连串动词有什么表达作用?当堂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确záo()菜qí()桑shèn()斑máo()cuán()成脑suǐ()蝉tuì()倜tǎ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班蝥消释绅士盔甲B.渊博签赏秕谷罕见C.书塾臃肿觅食恭敬D.质朴缠络绣象和蔼3.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确凿(záo)斑蝥(máo)菜畦(qí)B.皂荚(jiá)桑葚(sèn)油蛉(líng)C.珊(shān)瑚秕(bǐ)谷蝉蜕(duì)D.盔(kuī)甲骨髓(shuǐ)倜(tì)傥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写了___的生活和_的生活,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_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3、以雪地捕鸟为例,学习怎样用恰当的动词表现一系列动作的活动。情境导入课文第一部分写百草园,作者紧扣“我的乐园”来写,充溢着生机和活力。慢慢地,“我”长大了,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被送进了“三味书屋”。质疑探究一、离开“我的乐园”被送入“三味书屋”。“我”离开百草园时是怎样的心情?二、研读第二部分“三味书屋”。1、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其中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