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下列基础知识: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全国工业复兴法》、“新政”。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以及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罗斯福其人及实施新政的措施、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阅读课文内容。同时,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收集有关“大危机”的史实,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讲,都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通过上述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并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经济矛盾的尖锐化。懂得罗斯福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是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以摆脱经济危机,这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但是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危机。让学生体验罗斯福面对危机和困难,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决心,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突破方法:在教法上,我将采用问题探究法、列表整理,对比法、多媒体情景展示等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观看插图,列表归纳其影响等方式突破重点。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突破方法: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初中学生难以理解,为了突破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这一难点,我对于这四项措施进行了逐项讲解。〖教法和学法导航〗教学方法:本节课以繁荣—危机—新政—恢复为主线,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展开启发式教学。一方面紧抓世界金融危机这一热点话题,紧跟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启发式教育,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有帮助。学习方法:针对初中学生主要是以感性思维为主,但理性思维还有待养成的实际。因此在本节课中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为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课堂情境下积极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印制“1929—1932年的美国大萧条”参考资料,供学生参考;制作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幻灯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全班同学分成6个历史课堂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以便于开展活动;准备书写用的纸张和文具。收集有关罗斯福的个人资料、课上进行介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旧知: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师:(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努力发展经济,很快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美国的发展尤为迅速。生:阅读课本小字,以增强感性认识师:这种状况能一直保持下去吗?为什么?生:不能,这种经济发展将会被经济危机打断。(学生讨论原因)师:对,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但这种繁荣是短暂的,市场的表面繁荣潜伏着危机,面对这种社会现实,美国的进步知识分子愤怒地批判了美国社会制度的弊端。一、《美国的悲剧》师:根据我的所述,以及教材内容,请同学们总结这本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总结的能力)生:作者:德莱塞性质: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地位:被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