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说出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过程和意义。说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培养收集、处理信息能力。2.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资料并将资料加以提炼、整理,学习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方式表述历史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认识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通过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及其发展,感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自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教学难点: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我国的外交原则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提纲式8分钟)课前五分钟活动内容;师: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间?何谓“三位一体”?科技强军的标志?二、导入新课(对联激趣式2分钟)教师先出示一幅对联:声音传五洲,朋友遍天下。请同学们猜测本课将要学习的是新中国在哪一方面的成就,引出本课课题: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三、探求新知(直观讲述、读书指导、小组讨论式20分钟)(一)重返联合国(9分钟)学生阅读归纳,教师补充资料点拨。中国是如何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时间?会议?中国重返联合国对中国乃至世界有何影响或意义?最近日本向联合国提出加入常任理事国,中国网民反响极大,对此你有何看法?(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加以引导。)(二)“小球转动大球”(8分钟)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资料,了解中美建交的历史背景、建交过程及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小球推动大球”,“小球”指什么?“大球”指什么?这句话又比喻什么?西方新闻界为什么把尼克松访华称为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历史性的握手”说明了什么?2.指导学生归纳中美建交过程中的重大事件:1.“乒乓外交”:1971年。2.尼克松访访华:1972年2月。3.《中美联合公报》签署。4.中美《建交公报》发表:1978年12月。5.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1月。(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3分钟)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出: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与西方世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建立和发展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四、归纳升华(总结式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归纳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五、达标测评(学生完成7分钟)P51材料阅读、《创新设计》。六、板书设计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第26届联合国大会:1971.10中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重返联合国意义尼克松访华:1972.2《中美联合公报》小球转动大球”《建交公报》:1978.12美建交:1979.1.1“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