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第1课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目标达成: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学习流程:【课前展示】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及鲁肃过寻阳()()【创境激趣】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自学导航】学生齐读课文。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但当涉猎:粗略的阅读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3.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合作探究】4.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在东吴,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诸臣中是仅次于周瑜的二号人物。鲁肃之所以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了鲁肃的爱才、敬才,二人的情投意合。这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强化训练】1、翻译文言句子。(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板书设计】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劝学——不学(恳切)吴下阿蒙又劝——就学(关心)刮目相看议论——结友(惊赞)【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