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目标:1、揣摩小说语言,不断积累,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2、粗读与精读结合,感知人物形象,深刻理解主题3、学习、借鉴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提高写作水平4、举一反三,注重拓展阅读,提升鉴赏能力10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概括出课文的故事内容;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3.学习主人公勇于战胜磨难的可贵品质,并能内化成自己的品德。一、资料链接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辉。1994年《草房子》获“冰心文学大奖”,1999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草房子》获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一九九八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四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第十四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二、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轩()雍()撅()觅()食嬉闹()掺杂()撩()逗凹()地给予()()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厚实:嬉闹:撩逗:驱除:茫然:乖巧:驱除:置之不理:歇斯底里:一落千丈:3.本文主人公是谁?讲述了关于主人公的什么故事?三、探究赏析1.作者给本文取题叫“孤独之旅”,那么这旅途指的是什么旅途呢?2.在这个牧鸭途中,杜小康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呢?从分析中,我们看杜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呢?3.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的重要作用。示例:句子(第21节)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赏析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地写出了芦荡的幽深繁茂(原句景色),反衬出小船的孤小,突出了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的真切(环境描写的作用)。知识链接景物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衬托人物性格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④突出文章的主题⑤为下文做铺垫⑥烘托人物心情⑦刻画出景物的特点4.(1)猜一猜:下面这段文字体现的是怎样的心情?小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呆在河边。那时的天总是很蓝,蓝蓝的水面上总是倒映着大雁北飞的影子;绿莹莹的草地上缀满白白红红的小花,白色的小蝴蝶在花丛中上下翻飞,蜻蜓落在远处的芦苇上,惊落一串露珠;看着生命都在快乐地忙碌着,我的心便也充盈着快乐,鼓着腮帮子吹起苇叶做的哨子,“嘀嘀”的声音便会在河面上传出很远,吓得聒噪的麻雀们也能安静好一阵子。(2)练一练:可以用怎样的环境来表现你的心情:高兴、悲伤、兴奋、苦恼、孤独……请选择一种心情,自己设置情境(比如考试得了满分;妈妈去外地了,家中只有我一个人;朋友要去远方求学了;爸爸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物品……)说一说或写一写。四、积累迁移你们从这个同龄人身上学到了什么呢?这个故事给了你这样的人生启示呢?10孤独之旅二、1.轩(xuān)雍(yōng)撅(juē)觅(mì)食嬉(xī)闹掺(chān)杂撩(liáo)逗凹(āo)地给予(jǐyǔ)2.厚实:丰富、富裕。嬉闹:嬉笑打闹。撩逗:挑逗、招惹。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②机灵。驱除:赶走,除掉。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3.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三.1.牧鸭之旅,离家牧鸭—路途中—到达目的地—牧鸭生活—鸭子下蛋。2.心理活动的发展:①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②现在,占据他心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