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8.2《常见的碱》教案二粤教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出自科学粤教版第八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主要内容是几种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通性,并简要的介绍了碱溶液具有碱性的原因。教材首先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介绍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然后总结出碱的通性,最后通过分析碱溶液的组成揭示碱溶液具有通性的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交流、实验,知道碱溶液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情况,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重要化学性质,识记有关二者的化学反应的典型方程式,理解碱溶液具有通性的原因。并能够清晰记忆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铁沉淀的颜色。2、过程与方法:学生已经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已经有了酸的认识,而且在学习酸碱盐的方法上已经有了能力储备,所以这节知识的学习主要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通过对碱溶液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热爱探究、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碱的化学通性。难点: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学方法1、自学指导法。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及时对学生产生的难以解决或出现较多的问题给与指导,使他们正确理解教材内容。2、点拨法。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3、讨论法。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示问题引导讨论,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4、评价法。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试管、试管架、水槽、二氧化碳(两试管)、抹布。2、《导读单》《训练单》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2分钟创设联想与思考情景[提问]酸有哪些化学通性?酸为什么会有这些共同的化学性质?[追问]碱有哪些化学性质?碱溶液是否有化学通性?让我们学习第二节内容,解决这些问题。1.兴趣浓厚。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产生疑问。二.明确目标引导自学2分钟创设目标情景[旁白]本节我们要掌握有关碱的一些知识1.书写课题2.分发《问题导读单》3.帮助学生解读4.巡回指导1.认真阅读、体会,为自学做准备。2.有疑问及时与同学、教师沟通。3.掌握自学时重点解决的问题三、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5分钟创设自主学习情景[旁白]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呢?让我们走进文本1.巡视、检查学生自学2.了解学生自主实验情况,并及时指导每组一名学生正确进行实验3.参与交流,收集信息1、细读三遍课文,然后结合《问题导读单》继续研读课文,解决问题。2.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有问题互相交流或与老师交流。3.互相交流看法,探讨未解决的问题。4.把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四、合作交流,解决问题6分钟创设问题情景[旁白]每位学生都能积极认真自学,老师很高兴,请我们把各组未解决的问题提供给其他组来解决吧!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点拨引导1.各组代表提出《问题生成单》上的问题2.学生间讨论交流解决提出的问题3.争相讨论,解决问题4、每位学生反思记忆理解五、问题训练提高质量12分钟创设训练与展示情景[旁白]让我们来完成这样几个问题1.分发《问题训练单》2.鼓励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3.评价、总结4.巡视、检查学生做题情况,参与交流评价,批改并确定题长,收集信息1.认真自觉闭卷完成2.通过练习掌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3.完成后,自觉与其他同学互评、互批、互改。4.总结学习经验六、问题引领,形成能力5分钟创设问题深化情景[旁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还有一些想法和疑问,请你说出来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教师提出问题2、评价1.积极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2.深度思考解决问题3.互助互评、取长补短七、全面总结,巩固效果3分钟创设总结情景[旁白]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还有哪些其他收获?1、指导、评价2.进一步掌握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复习和个别辅导收集信息。1.交流、写收获2.谈收获3.互相补充,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