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6课洋务运动一内容与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洋务运动,指的是“自强”与“求富”,洋务运动的评价。其核心是洋务运动的概况。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在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划海防;四是培养人才。学生已经学过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有关这些方面的历史,本节课的内容洋务运动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由于它还与军事、经济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洋务运动的概况。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自行设计问题以突出洋务运动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从而清楚地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二目标与分析1.目标: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记住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2、分析: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掌握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口号、目的、作用等。记住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就是指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了解清楚有一定的难度,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初二的学生知识面不广,对此内容了解少,分析能力还比较差。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利用教材内容和课本上的历史图片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使他们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四教学过程设计先复习由学生来总结第一单元的侵略与反抗的内容,然后看第6课导入框的内容。带着洋务运动是怎么回事?对中国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古老的中国如何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问题一:“自强”与“求富”设计意图:通过此题学生掌握“自强”与“求富的原因、经过及主要内容。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教师适当补充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时间: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问题2: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内外交困。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问题3: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问题4:“自强”与“求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如:绍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第二、创办民用工业。洋务派在后期(l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打出“求富”为口号。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第三、筹划海防。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海军。第四、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如:严复、詹天佑等。问题5:“自强”与“求富”的结果如何?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例题一: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B)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变式练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D)A、挽救民族危亡B、创办近代军工企业C、开办民办工业D、维护封建统治问题二:洋务运动的评价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掌握性质和作用。师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洋务运动的评价这一目,分析它的结果为什么是这样的?老师补充一下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1:“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问题2:“你怎样看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