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题目本章教学地位本章是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开始,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本章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开始,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教材介绍了空气的组成,引出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在学生探究空气成分的活动中,接触一些化学现象。通过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材介绍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使学生及时地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确认自然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并能从本质上认识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使学生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教材还编入了“空气组成的发现史”、“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分子有多大”、“原子-分子论是怎样提出来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大气污染的危害”等内容,供学生学习,了解一些化学发展史,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目标1.说出空气的成分2.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3.了解空气污染4.知道什么是分子,分子的特性5.知道什么是原子,懂得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6.知道离子是怎么形成的7.认识元素是什么8.区分单质和化合物9.认识氧化物教学重点及其原因1.分子的特性2.原子的定义及原子构成3.相对原子质量4.离子与原子的比较,应用5.元素及元素符号6.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教学难点及其原因1.用分子观点解释某些现象。学生微观想象能力尚未形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离子与原子的区分。3.元素与原子关系。易混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法等知识结构空气的成分――空气污染分子――原子――原子构成――核外电子运动――相对原子质量――离子元素――元素符号――物质分类课时安排2.1空气的成分1课时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1课时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3至4课时3.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2课时本章复习及练习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