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纪念白求恩【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白求恩的一些事迹。2、体会夹叙夹议的方法。【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以身殉职()派遣()狭隘()热忱()拈轻怕重()纯粹()鄙薄()漠不关心()2、解释下列词语:不远万里:精益求精: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3、议论文三要素及相关知识:【课中参与】4、朗读课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课后巩固】南霁云①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张巡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④,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注释】①南霁云:唐代张巡部下的重要将领。②贺兰:唐代河南节度使。③浮屠:佛塔。1、下列句中的“以”与“贼以刃胁降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策之不以其道B、则以一平板按其面C、一儿以日初出远D、以其境过清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本文前后主要叙述了三件事,刻画了南霁云的英雄形象。B“拔所佩刀断一指”,“抽矢射佛寺浮屠”这些举动分别可以看出南霁云忠贞刚烈,嫉恶如仇的性格。C南霁云向贺兰求救,但是没想到贺兰胆小怕事,不肯出兵救援,最终导致睢阳城失陷。D南霁云和张巡都是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