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贞观之治课题第2课贞观之治课型新授课编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难点如何客观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法教法阅读法、讲述、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中考对接中考命题大都会以时事热点或者历史情景作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来考查我们对本课知识的把握,以培养我们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和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导入新课《贞观长歌》提问:“贞观”是谁的年号?是个怎样的人?学习本课回答问题激发学习兴趣。2'落实课标理解课标“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指导学生读课标内容;投放教学目标。阅读课标内容明确学习目标1'解答课标自主探究同步探究过程指导自主探究;组织展示、评价展示交流作出评价6'一、唐朝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二、“贞观之治”三、女皇武则天导思导议:1、有唐兴隋亡有何启示?2、教师点拨:“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哪些?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展示交流、作出评价1、体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①认识人民力量大,吸取隋亡教训.②重视生产,减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减轻人民负担④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18'3、发展生产,选拔贤才,国力不断增强运用课标同步学习与探究作业做探究开放性作业,展示交流,作出评价12'直击中考:(2007年贵州)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A.实现了改朝换代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D.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体验中考,明确要求。反思完善通过学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对本课进行归纳整合,形成知识体系。6'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