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了解: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知道:危及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展问题任务重大而艰巨;;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中国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能力目标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例如,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的表现,国际竞争的表现和实质。培养主动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开放、平等的国际意识,维护世界和平。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内容分析本课由“主题词”、“探究园”、“国情导读”、“实践与评价”和“阅读与感悟”五个板块构成。“主题词”提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探究园”是本课的导入,由“材料透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势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剪影”组成。“材料透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势的变化”由四幅图片和一个表格组成。四幅图片的内容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联合国总部前的和平雕像”、“世界各地人民纷纷举行反战游行”。表格则对比了1946年与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通过透视发生在国际社会的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相关的重要事件或数字,引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有关“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等问题。“经济全球化剪影”选取了四个角度反映经济全球化趋势,分别是“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中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销售”、“波音飞机生产全球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制造”,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如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等认识到这些现象反映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国情导读提供知识与理论指导,共分为三目。第一目:“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通过对比20世纪世界大战与和平形势的变化和介绍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阐明了和平问题的含义、发展问题的含义,以及和平和发展的关系,进而也回答了“探究园”中提出的有关问题。第二目:“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上一框中发展问题相关联,简述了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影响,同时给出了“经济全球化剪影”中提出的问题的答案。第三目:“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介绍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列举事实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实践与评价”由“小型图片展览”和“主题活动”两部分组成。“小型图片展览”主要是展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使学生意识到“中国影响与日俱增”,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设计宣传“国际和平日”的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国际和平日的由来,知道人类期盼和平的热望。帮助学生加深对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能为解决和平问题、发展问题做什么,做到知行统一。阅读与感悟通过学生阅读诗歌《和平使者》。让学生思考和平背后的成本和代价,领悟和平背后的深刻内涵。诗歌《和平使者》抓住和平的主题,感悟和平的真谛。和平超越国界,和平属于世界,和平是人们追求的绚烂的梦想。《和平使者》抒发着人类共有的情感:呼唤和平、珍爱和平、拥抱和平!课内活动设计意图及操作建议“探究园”的“材料透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势的变化”是本课教学内容的情景导入,内容紧贴课文,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和探究。本活动共提出了两个问题:1.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世界的战争与和平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析上述材料,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探究和平环境对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意义。问题贯穿本框的内容,旨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