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学目标知识:了解和掌握八年级下册的知识体系。能力: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的发展趋势。情感:明白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特征: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历史进程渐趋国际化,世界各国发展模式则呈现民族化和多样化,这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教学重点难点1、二战前,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苏联诞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2、二战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资本主义世界有了新发展;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中全面崩溃;美苏争霸;“冷战”局面出现;苏联、东欧剧变;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文化空前繁荣,世界性、民族性与多样性交相辉映。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法与学法简述探讨分析比较通案内容设计教学内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9)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追根溯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刺激。相似联想:第三次科技革命:(1)特点;(2)影响。3、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非正义的掠夺战。二、一战中的革命-俄国十月革命1、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2、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3、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性质;(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4)法西斯和法西斯专政。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1)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2)二战的爆发、扩大、转折、结束;(3)二战性质;(4)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5)二战爆发的原因,认识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四、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1、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2、欧共体和欧盟;3、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苏联改革、解体原因;2、东欧剧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3、比较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六、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杜鲁门主义、“冷战”政策;2、美苏争霸;3、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4、理解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影响。板书设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二战-二战后的世界1、原因1、两次会议2、第二次工业革命2、两个条约3、军事集团3、两个体系4、性质4、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课外作业布置教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