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复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合作;树立规则意识,尊重权利,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增强责任意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增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地做出选择。知识了解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知道责任产生与社会关系中的之中的相互承诺,知道身份不同,责任不同,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规范,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重点(1)维护社会公平对社会稳定的意义(2)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3)承担责任的意义和代价(4)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难点⑴公平、正义的含义(2)责任的产生(3)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课型复习课【教学环节设计】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最佳解决方案导入复习创设情境:多媒体新闻播报:2010年6月2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今天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会议强调,要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会议认为,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要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重点,积极为人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学生:认真听播报,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回答,感知时政热点材料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帮助。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及时纠正出现问题。水到渠成,导出复习课题。平台。⑴要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今后应怎样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贡献?⑵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今后应怎样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奉献社会?知识整体建构复习指导:学生:看书、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知识体系,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回答。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同学质疑或修改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合作交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找出疑点,归纳类似点,澄清模糊认识。巡视,指导学生分析、概括提炼。补弱完善(2010年湖北鄂州中考题)2009年10月24日,湖北长江大学出现了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群学生:根据知识体系,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提出问题,公平正义公平的含义:公平与合作关系:社会公平的表现:公平的重要性:(意义)承诺的形式:责任的含义:责任的产生:承担责任代价:承担责任意义: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责任对于你我他面对责任的选择让社会投我赞成票树立责任意识:养成负责任习惯:学会在不同责任面前选择: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向往公平为正义高歌划分正义与非正义标准:什么是正义的制度: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影响: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深化体,其中陈及时、何东旭、方超三位同学见义勇为,壮烈牺牲。他们都是勇于承担责任的当代大学生,如陈及时同学从小就把“责任”二字牢记在心:要对他人负责。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陈及时说,我们的寝室号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也是5·12。那么多房子被震塌,我们学建筑的同学一定要做最负责任的工程师,把房子建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责任产生于什么?(2)作为未成年人,你在家庭、学校、社会应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责任?(3)你认为应怎样对他人负责?参考答案:(1)责任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约定。(2)作为子女,我们有责任为父母分忧;作为学生,我们有责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公民,我们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遵纪守法,奉献社会。(3)对他人负责,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考虑到他人的利益。还要守约践诺,尽自己的努力把答应的事情做好。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做到巩固复习内容。教师出示投影试题,学生分组交流、合作、探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