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有挫折学习内容分析“人生难免有挫折”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中的一框内容。学生通过上两个单元的学习,渴望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但是,当他们迈步去做的时候,挫折和困难是他们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而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所以本课是解决前两个单元,甚至上册书中的行为实际问题而设计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者分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溺爱,在学习上得到过多的帮助,所以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并逐渐形成了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在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上也还存在偏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懂得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遇到挫折的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使学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种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体会什么是挫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所遇到的困难、挫折,加深学生对挫折的理解。教会学生分析。通过一些图片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造成挫折的原因,对自己遇到的挫折能正确找到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接受和对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让学生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从而找出有效方法解决或帮助他人解决。教学重、难点“挫折为什么是难以避免的”(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现在的青少年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而且在家里也是倍受宠爱,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些错误的认识:人生的旅途会事事顺利,畅行无阻。因此这个问题就显得很重要,讲好这个问题也为后面内容的讲解打好了基础。教学设计思路我选择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其具体流程为: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点拨升华――实际运用。这样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实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探究中实现师生的共识、共享和共进。依据的理论引导发现式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导入探究交流:(1)乐曲的名字是什么?(2)这是谁创作的?(3)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这首曲子?(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大家说的很好,是的,这是贝多芬在失聪之后创作的《命运交响曲》。学生欣赏音乐,回答问题利用音乐引入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把知识的学习置于设身处地思考中以贝多芬的经历导入挫折的含义5.1人生难免有挫折(板书)一、挫折与人生相伴(板书)1.挫折(板书)探究交流:(1)贝多芬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上遇到了什么障碍?这里的障碍是不是挫折?(2)贝多芬刚刚得知自己失聪的消息时候为什么想要自杀?他当时会有哪些心理反应?他最后又做出了什么选择?作为名人的贝多芬、邓亚萍在成功的过程中都遭受到了挫折,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历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挫折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学生回答,思考并回答通过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思考图片的深层含义以及从中获得的体会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对造成挫折因素的正确认识2.造成挫折和因素(板书)出示图片(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啸图片,火灾)探究交流:(1)这些天灾会使人产生什么心理反应?(出示图片汶川的人们)(2)这属于什么因素?(学生探究交流教师归纳)天灾是由于恶劣的天气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或失败,也包括人世间生老病死等。这属于自然因素。(1)自然因素探究交流:(1)我们从照片中能看出什么?出示图片(岳飞、9.11的人们、伊拉克战争中的儿童)(2)这些造成挫折的因素又属于什么因素?(学生探究交流教师归纳。)(2)社会因素探究交流:(1)出示图片(家庭和学校因素)这些造成我们挫学生讨论,回答通过思考,引导学生归纳知识折的因素属于什么因素?(学生探究交流教师归纳。)(3)家庭和学校因素学校和家庭因素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紧张、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