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聚落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以及聚落的形成和发展。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4、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能够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5、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教学重点: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预设学生活动及备注札记一、导入新课这一章我们学习的是“世界的居民”,前面三节重点了解的是“民”的问题,如民的数量、人种的划分,“民”所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等,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居的问题。学生举例学生讨论发言学生看图归纳学生讨论回答读图观察二、学习新课一、聚落的形态1、教师讲解:我们把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的地方称作“聚落”。聚落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城市和乡村。2、学生根据聚落的定义,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举一些聚落的例子。(过渡)从同学们们的举例来看,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上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城市和乡村就是聚落的两种基本形态。、3、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观察城市和乡村景观图片,分别从景观、生活方式、人口、建筑、环境等方面讨论城市和乡村聚落的特征,而后分别派代表描述。(过渡)的确,城市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空间,对周围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4、学生做P61—62活动题归纳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城市问题的建议。(小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改造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向自然索取的也越来越多。城市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美好的城市环境。(过渡)地理事物总是处在不但的变化之中,规模较小的乡村也能逐渐演变为规模教大的城市、5、引导学生如何阅读P62两组图,而后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书本上的练习。6、引导学生观察P61“集镇“和”乡村“景观图,思考:这两种聚落从分布的地理位置来看,各有什么特点?(沿河沿山麓分布)这说明了聚落的分布与什么有密切的关系。二、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聚落的分布特点: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2、学生分组讨论P63活动1、2而后回答,教师点拨。3、设问:由此可见,聚落的分布受地理环境中的哪些地理要素的影响?(气候、水源、交通、地形)(小结)虽然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都表现出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性和适用性。你还能举例说明吗?(教师可以通过比较我国南、北方房屋建筑的特点说明此问题)(过渡)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作为后代的我们,应该好好的利用和保护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设问:你知道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否都受到了很好的保护?2为什么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些什么?国家应怎样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学生思考回答学生看书回答问题三、课堂演练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五、布置作业:1.必做:填图册P24相关练习2.选做:探究P60-61相关练习六、板书设计第四节世界的聚落一、聚落的形态1、聚落的类型2、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二、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聚落位置、分布于自然环境的关系2、聚落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聚落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2、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3、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