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上网守规则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懂得辨识网络交往的利弊。懂得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能力目标:学会合理利用网络参与公共生活,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培养抵御网络不良诱惑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辨别能力,在网络交往中更好的保护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理性看待网络的意识;培养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增强道德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以及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合理利用网络,遵守网络规则难点:辩证看待网络的利弊,学会利用网络的优势从事有益于社会的事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前段时间陈乔恩上了热搜,大家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吗?【生】【师】9月16日,乔任梁突然去世的消息轰动娱乐圈。在消息得到警方和经纪公司确认后,郭德纲、任泉、井柏然、薛之谦等圈内众星纷纷发微博悼念。乔任梁的好朋友陈乔恩因为没有第一时间悼念乔任梁,便被网友攻陷微博,更有甚者,言辞恶劣辱骂。我们忍不住发问,这个世界怎么了?什么时候,一个人难过伤心、好朋友去世,也一定要晒出伤心来所有人看呢?在如今恩爱也秀,悲恸也秀,娱乐至死的年代,连不说话也成了一种罪?【师】有人说:网络是一片没有警察、没有政府、没有军人、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美妙境地……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没有限度,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生】二、绿色上网守规则【师】网络交往没有绝对的“自由”,网络上的自由也要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是有限度的自由。材料:美国一名19岁的青年近2年在因特网上横冲直撞,把美国新闻总署的网页资料毁坏,网站瘫痪维修达8天之久。他还直闯白宫网页,造成白宫网站停摆一整天。他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被判处有期徒刑15个月保护管束3年,刑满后3年内不得使用计算机。1、上网要遵守法律要求: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制造、传播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总之,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关于黑客:【师】有一项数据显示,世界上平均每20秒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无论是政府机构、军事部门,还是各大银行、大公司,只要与互联网接轨,就难逃黑客的“黑手”。材料:2016年7月29日,菲律宾一机场多项设备疑似遭黑客入侵,导致机场屏幕上出现辱骂越南和菲律宾的不雅词汇,越南国家航空越南航空的网站一度被攻击。2016年9月14日,一个代号为“魔幻熊”(FancyBear)的黑客组织入侵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信息库,并在网站上公布了大批包括网球巨星大小威廉姆斯姐妹、体操名将拜尔斯、篮球运动员艾莲娜·多恩等美国奥运明星选手的绝密违禁药物使用记录。关于谣言:【师】想象一下:全球每天有4亿人使用英特网,若每人每天发送一条假消息,那互联网会成什么样?【生】【师】微信上的一些自媒体,已成为谣言和不实信息的“放大器”。这些谣言对实际生活和社会产生的危害远远超过所谓风险对人们健康的损害。材料:六翅肯德基怪鸡、康师傅地沟油、娃哈哈肉毒杆菌……这些食品谣言源源不断地成为近百家微信公众号热门推送内容,并在朋友圈中刷屏。“仅2015年第一季度,部分产品就遭受20亿元损失。”娃哈哈公开表示,微信等网络平台上滋生的谣言,不仅给品牌造成了巨大伤害,市场销量也出现了严重下滑。面对流言的屡次侵袭,娃哈哈、康师傅、肯德基等巨头,纷纷将涉嫌传谣微信号背后的运营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经济损失。此次各大食品企业共起诉超过十家微信公众号运营公司,总体索赔金额超过6100万元,这也是近年来网络食品谣言索赔第一案。播放视频《湖北:汛期散步谣言被处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材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下称《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师】所以我们在网上不能随意发布一些信息,也不能随便转载。关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