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伤仲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VIP免费

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伤仲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伤仲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伤仲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5《伤仲永》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的含义。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3.认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文言实词的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2、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第一课时要点:朗读感知课文,积累文言词义。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一:你对作者王安石的了解有多少?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2、检查预习二:(1)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2)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请学生按朗读节奏划分读一读。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3)学生齐声朗读。3、检查预习三:解题本文是一篇随笔。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三)、自读课文,掌握大意(教师):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做到注释课文对应起来读,掌握大意。补充课文注释(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2)理解几个词语1、“养父母”养:赡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4、邑人:同县的人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9、“且为众人”且:尚且。10、“固众人”固:本来。(3)理解下列句式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4)检查自学效果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父异焉2、环谒于邑人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泯然众人矣5、贤于材人远矣6、或以钱币乞之7、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四)翻译课文。小组内开火车译文。四、作业1、解释下列词语:世隶耕未尝识书具书诗四句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稍稍宾客其父不能称前时之闻余闻之也久泯然众人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或以钱币乞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第二课时学习要点:理清文脉,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认识后天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一、复旧引新。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为仲永而哀伤?二、合作探究1、在书上标出仲永变化三个阶段的年龄2、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仲永在每个时期的特点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4、最后一段作者强调哪一种因素在成长中的作用?(受于人)讲了什么道理?作者认为仲永沦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反馈交流:仲永生五年:“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并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伤仲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