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 7 幼时记趣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7 幼时记趣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3
七年级语文上册 7 幼时记趣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3
七年级语文上册 7 幼时记趣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3
7幼时记趣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2、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难点: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教学过程:初备统复备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从《为你打开一扇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学生交流自己和文学的一段难忘往事,引入课文,简介作者.二.合作探究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不明白意思的词语.(师生讨论解决)2、分组讨论.(1)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已的哪些往事?(一句话概括)读<<水浒传>>读<<千家诗>>听国文老师讲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听新派的老师讲田汉的新诗<<南归>>(2)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往事的追忆之情?搜索枯肠,历历在目,记忆犹新(3)这几件事是怎么衔接在一起的?承上启下的句子(学生一起朗读)三.品味语言,明确主旨,欣赏背诵.1、生默读课文,画出好词佳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交流讨论)2、生齐读第四段,再背出一两句读过的歌咏祖国风物或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诗.3、根据课文第五段描写的情景,背诵<<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学生表演,评价,集体背诵)1、请一位同学朗诵新诗<<南归>>(教师作指导)2、体会作者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位老师讲课时的情态和自己听课的感受.(写好后全班交流评价)3、考作者追忆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讨论,教师明确)(1).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2).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4、说说自己课外读过哪些好书,推荐给大家(学生交流)四.布置作业1、摘抄文中用得好的四字词语和句子2、课外搜集名人好读书的事例.拓展资料1、作者简介于漪,江苏省镇江市人.1929年2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现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工作.196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78年获``特级教师”称号.系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八,九届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教育学研究会会长,上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作文讲评五十例>>,<<于漪教案选>>等等.2、辛弃疾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有<<稼轩长短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7 幼时记趣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