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做人到永远第一课时一.目标呈现1.学习目标(1)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2)发展观察、比较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2、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意识3.学习难点:教育学生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二.自主学习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首点。1.什么是诚信?2.不诚信对个人有什么危害?3.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我们应怎样对待承诺?5.列举有关诚信的成语或历史典故(至少两例)6.“诚信仅仅表现在大事上”。这句话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三.活动探究材料一家旅馆门口,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男孩在卖火柴。一位绅士拿出一先令买一盒火柴,可男孩没有零钱找。于是,他让绅士稍等片刻,自己去换零钱。绅士等了一会儿,不见男孩回来,就走了,深夜了,另一个男孩来旅馆找绅士,他对绅士说:“先生,我哥哥没法给你钱了,他在换零钱的路上,双腿被一辆马车撞断了,火柴和钱也丢了,医生说他活不成了,这四便士是他找给你的零钱。”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是什么品质促使卖火柴的小男孩实现其承诺?2、请你说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含义。3、什么叫诚信?不讲诚信有什么危害?四.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1.“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告诉我们()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许下诺言,都要去履行B.能想到就能做到C.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去忠实地去履行D.君子说的话,常常反悔2.交友时不说大话、空话,不轻率许诺,而一旦答应别人,则“一诺千金”。有这样行为习惯的人,才会博得信任,说明在交往中要()A.言而有信B.坦诚相见C.宽容理解D.平等待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3.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诚”就是()A.诚实无欺B.诚实做人、做事C.实事求是D.讲信誉、守信义4.下列论述体现诚信的一组是()A.言必行,行必果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退避三舍D.挂羊头卖狗肉五.盘点提升1、小结本课所学知识。诚信2、你还有什么疑惑,请你提出来。第四单元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导学案)第二课时一.目标呈现1.学习目标(1)理解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础,懂得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2)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赛,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增强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守法、守信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2.学习重点:掌握诚信守则3.学习难点:明白诚实与隐私的关系二.自主学习1.含义2.不诚信的危害3.基本要求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首点。1.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2.如何处理对人诚实与尊重隐私的关系?(诚实与隐私的关系)3.诚信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善意的谎言”是不诚信吗?为什么?4.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三.活动探究材料西汉初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甚至流传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反而冒者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终于使他免遭祸殃。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季布的经历说明了他具有什么美德?给我们哪些启示?2、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二者有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