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语音准确、停顿合理、语气恰当。2、掌握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鄙、语、恃、去、顾、焉、哉。3、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联系实际谈谈“难与易”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掌握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鄙、语、恃、去、顾、焉、哉教学难点: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联系实际谈谈“难与易”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串讲、导读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流程:我的积累:1、我积累的重点字音字形:迄qì屏bǐng弃僧sêng钵bō2、我掌握的重点词义:自主学习指导: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语音准确、停顿合理、语气恰当。2、找出并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鄙、语、恃、去、顾、焉、哉3、思考如下问题,并将关键词记录下来。自主学习:1、检测上节课的内容。2、通过自学掌握字词。详见大屏幕。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3、生对照大屏幕翻译课文。4、学生表演二僧至南海一段,加深理解记忆。5、生记忆背诵,师随时抽背。拓展延伸:1、谈启示并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感想。(1)、难事做于易,繁事做于细。再难的事情,只要去做,总会完成,而再易的事情,如果水去做,也不会有什么收获。(2)、是天资聪明与愚钝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惟在勤奋努力与否。如果努力了,必将有所收获,否则一事无成作业:3、4段单字、句子翻译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