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课标要求:课标内容:1.7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课标要求:开展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珍视集体,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维护集体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能力目标】增强自己的辨证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知识目标】1、知道集体的特征。2、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与集体不可分。3、理解团结就是力量。教学重点:团结就是力量。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教学方法: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知识。教师准备:设计教学课件,收集相关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本班学生的三组相片,教师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1、图片中的主人一直生活在不同的之中。2、多媒体展示班级的相片,以班级为例,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的特征。(可以多角度的展示图片,包括国家的,工厂等这样的大集体来更进一步的理解集体的特征)3、判断下列哪些不属于集体,请划出来。学校、工厂、中国女排、感激的人群、军队、银滩的游客、中华民族、学生口头回答,并分别分析他们不属于集体的原因。(二)合作学习理解知识第一部分:团结就是力量1、趣味漫画梭子鱼、虾和天鹅发现一辆车,车上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于是就想把车子从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都使出了平身的力气,你猜它们能拉走车子吗?为什么?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故事启迪:黄昏时候,洪水最终开了江堤,草原被洪水迅速地吞没。草原上有一个大土堆,土堆上无数的蚂蚁被洪水逼得节节后退。包围圈越来越小,在滔滔的洪水面前,这些弱小的生命好像除了葬身汪洋以外已别无选择。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没有四散逃命,而是迅速地聚拢成了一个足球大小的蚂蚁球。这时水漫了上来,蚂蚁球就漂在水面上。风起波涌,蚂蚁球艰难地颠簸在洪水中,在河流的过程中不断有小团蚂蚁被浪头打开,蚂蚁球被一层层剥离。一些蚂蚁淹死了,却为其他蚂蚁赢得了生存的机会。终于,前面遇到了一个高岗,蚂蚁球靠了岸。蚂蚁们层层散开,迅速而有秩序地爬上了岸而岸边水中仍留下不少的蚂蚁,它们再也爬不上岸来了,但它们的尸体仍紧紧地抱在一起面对这些弱小而可敬的生灵,我们怎能不生出无限的感慨呢!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借助漫画、利用自主学习和同桌互助学习的方法完成这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进一步升华到班级的各项工作中,今后也要发挥“团结就是力量”的作用,从而使知识化为学生为班级做贡献的实际行动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无痕化的境界。点拨:得出集体对个人和国家的作用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是一种聚变和升华。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集体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没有国家的统一,没有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部分:个人与集体不可分1、名言赏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滴水离开了大海的怀抱,很快就会干涸!”这些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生活平台:你看过赛艇竞渡的激烈场面吗?每一个划船者竭尽全力的击水才能推动了赛艇箭一样前进。你不会忘记我们队列比赛的场面吧?整齐如一的步调靠的是全体同学无数次的训练和配合。思索:集体的发展靠的是什么?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认识到集体对个人的作用。(三)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的立交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形象地展示本课知识。【四】走进生活感受体验:1.运用本课所学知识思考总结下列问题。2.踊跃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2分钟)生活中,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