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显魅力》一、礼貌的作用活动一:小故事,大道理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个关于礼貌作用的小故事。上课后,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礼貌作用的小故事,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梳理礼貌的作用。以下是教师收集的关于礼貌作用的小故事,既可以作为教学素材发给学生,比较自己收集的小故事,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选择1~2个小故事在课堂教学中使用。1.值钱的礼貌大仲马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位很有名的剧院经理来访问大仲马。一见面,他连帽子也没脱下,就冒火地问大仲马为什么把最新的剧本卖给一家小剧院的经理。大仲马承认有这么回事。于是,这位经理出了一个远远胜于他对手的高价,想把剧本买回来。大仲马笑了笑说:“其实你的那位同行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以很低的价格把剧本买走了。”“那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他以与我交往为荣,并且一见面就脱下帽子。”大道理:我们应该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因为这样的好习惯可以为我们赢得机会,也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你可以没有金钱,你可以没有地位,你也可以没有智慧,但你不能没有礼貌。学会礼貌待人,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你会发现自己也正被别人尊重着。经典名言:礼貌是后天养就的好脾性,它弥补了天性之不足,最后演变成一种近似美德的习惯。2.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大道理: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3.汉明帝敬师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做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大道理: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活动二:小品表演教师在课前安排一组8个学生排练小品《抢座与让座》,学生观看小品后分组讨论。公交车刚到站,一个老太太正蹒跚走过来,慢慢挤上车。老太太看见前面有个座位,旁边一个中年妇女准备移步进入座位区域,突见一个黑影从后面几排飞过来,“啪”落入座位上。中年妇女一屁股坐下,“卟”又站起来,发现自己坐在一个黑色的包包上。此时一个年轻人从后排挤过来,“那是我的座!”全车突然鸦雀无声,年轻人慢条斯理地坐下开始闭目养神……车上的人开始议论纷纷,年轻人再也不能假装睡觉了,睁开眼睛,环顾四周,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缓缓站起来,请老太太坐下。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描述小品中各个人物的行为特征。(2)为什么“全车突然鸦雀无声”?(3)为什么年轻人后来将座位让给了老太太?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点评。二、做有礼貌的文明人活动三:相声《讲礼貌》教师课前准备马季、唐杰忠表演的相声《讲礼貌》,让两个擅长表演的学生熟悉、练习,上课时在课堂上表演。学生观看相声后谈感受。马:这个,现在提倡呀讲礼貌。唐:讲礼貌反应了一个人的修养,反应了一个民族的文明。马:对人呢要用尊称。唐:嗯。马:说话呢要讲文明。唐:这样才和咱们这个文明国家相称。马:比如说我见着您了。唐:你见着我了。马:我得跟您这么说话。唐:怎么说呀?马:哎,同志劳驾,我跟您打听点事。唐:你瞧这多客气呀。有什么事,你就说吧。马:我跟您问一个人。唐:你要问谁呀?马:我问的这个同志呀。唐:嗯。马:长的是高大魁梧、浓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