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的心里话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交往”的心里话》。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交往”的心里话》是人民版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回忆那一刻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第四课《第一次握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上一节“各自献招”内容,所以学好这节内容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内容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交往的基本方法2、能力目标: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走出自闭的怪圈,以及为交际而交际的不讲原则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尽一已之力。三、教学的重、难点:本着七年级的新课程标准,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交往的基本方法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交往的基本方法,就能在生活中轻松与他人交往,省心又省力。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自由的运用这些方法,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难点的依据:因为个性的不同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幽默这一方法就要求自身要反应快,语言能力较强才能达到幽默的效果;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道德礼仪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将这些道理运用于生活。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考虑到我校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教学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讲故事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五、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导入新课:(3—5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