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17.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说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定理2.会根据根的判别式,不解方程,判断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3.会根据方程根的情况,求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教学难点:根据方程根的情况,求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它的求根公式是什么?ax2+bx+c=0(a≠0);x=[来源:学科网ZXXK]2.用公式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3x2-4x-2=0(2)x2-2x+2=0(3)x(x+1)=-2引导学生观察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有几种?分别是怎样的?通过这组练习,我们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有3种。即有两个不等实根,有两个相等实根,无实根。为什么会有这三种情况呢?方程的根的情况是由求根公式中哪一部分条件决定的?能不能不解方程就判别根的情况呢?(二)讲授新课1.讲解根的判别式的定义、符号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用配方法可将其变形为(x+)2= a≠0∴4a2>0,∴b2-4ac的符号直接影响着方程的根的情况。(1)当b2-4ac>0时,方程右边是一个正数,故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2)当b2-4ac=0时,方程右边是0,显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3)当b2-4ac<0时,方程右边是一个负数,而方程左边的(x+)2不可能是一个负数,因此方程也就没有实数根。由此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情况可由b2-4ac来判定。我们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即△=b2-4ac2.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情况是:①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0时,没有实数根④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反过来也成立。3.例题分析例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2x2+3x-4=0(2)16y2+9=24y(3)5(x2+1)-7x=0解:(1) △=b2-4ac=32-4×2×(-4)=9+32=41>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原方程可变形为16y2-24y+9=0 △=b2-4ac=(-24)2-4×16×9=576-576=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原方程可变形为5x2-7x+5=0 △=b2-4ac=(-7)2-4×5×5=49-100<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小结:①将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找出a、b、c②只需判断△值的符号,而不必算出具体数值③根的判别式可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例2.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4k+1)x+2k2-1=0当k取什么值时,(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方程没有实数根解:△=[-(4k+1)]2-4×2(2k2-1)=16k2+8k+1-16k2+8=8k+9(1)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即8k+9>0∴k>∴当k>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即8k+9=0∴k=[来源:Zxxk.Com]∴当k=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 方程没有实数根∴△<0即8k+9<0∴k<∴当k<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小结:给出了方程的根的情况的结论,求a、b、c中所含字母的取值或取值范围的方法是:计算△由方程根的情况转化为解△>0,△=0,△<0求出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思考:假设二次项系数不是2,而是k还需要考虑什么呢?如何解答呢?(三)巩固练习(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2x2+x-11=02)3x2-2x+2=03)3x-2x2-18=04)x2-2mx+4(m-1)=0(m为常数)(2)a取什么值时,关于x的方程x2+2(a-1)x+a2-2=0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没有实数根?(3)m取什么值时,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来源:学#科#网Z#X#X#K](四)小结:(1)根的判别式是用来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2)只有当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才有根的判别式,所以使用时应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个条件[来源:学科网ZXXK](五)作业:判断方程kx2-4x+4=0的根的情况[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