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认同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能力目标:初步形成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知识目标:知道自由平等的含义;知道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其表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法律视角下的自由观和平等观。教学难点: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请大家思考问题:什么是自由?(PPT展示)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人。——毕达哥拉斯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塞罗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教师总结:在看过几位名人对于自由的见解之后,我们在来运用你的经验对自由说说自己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由平等的真谛。二、新课学习目标探究一:无法治不自由活动一:对自由的认识(阅读教材第90页“运用你的经验”)问题: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小蕊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海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自由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阿梅的观点是正确的。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活动二:小故事——断线的风筝(阅读教材第91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请思考:(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参考答案:(1)风筝离不开线,要受到线的约束,但线是保证风筝自由顺利飞翔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风筝离开线的约束,必然会“无力回天”。(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教师总结知识点: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但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活动三:探究网络自由(阅读教材第91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3.查一查: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提示:《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是遵守道德和法律。4.教师讲解: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教师总结知识点:2、自由的含义及在法律上的体现(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2)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活动四:自由与法治阅读教材第92页内容。(1)小组讨论:自由与法治是怎样的关系?(2)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教师总结知识点: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过渡: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自由平等的真谛,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由,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什么是平等。目标探究二:法眼看平等活动五:对平等的认识思考:结合幻灯片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参考答案:如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2017年山东省高考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取消高考加分政策,让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