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十中八年级地理下册《7.1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课标分析人教版教材选取珠江三角洲为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课标中的以下两条:“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珠江三角洲在这两方面代表性很强,教师教学应围绕这两方面展开:指导学生读图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运用有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前两章已学习了区域的划分和部分省级区域,对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的读图分析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分析并适时给予激励性评价。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2、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3、认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资料,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2、能够利用有关事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珠江三角洲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因素2、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二)教学难点1、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2、区际联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五、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关地图和景观图片。六、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导入新课]教师在屏幕上打出“东南沿海地区图”。教师:有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的六个经济特区?学生:厦门汕头深圳珠海和海南岛,(屏幕上,当学生说对一个分别会相应的地方闪烁,补充2010年5月17日,新设新疆喀什为经济特区。)教师:在广东省的有哪几个?学生:汕头深圳珠海在广东。教师:其中深圳和珠海在珠江三角洲(屏幕上显示珠江三角洲位置),而整个珠江三角洲也在1985年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设计思路通过讲解国家把特区设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并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提出问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在心中存在一个疑团,从而产生想迫切知识答案的心理,为新课的沿。那么为什么珠江三角洲能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呢?-------------------------------------------------[讲授新课]教师讲述: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珠江三角洲是指狭义的。读图观察: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教师提问:珠江三角洲位于什么地方?学生回答: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设疑思考:珠江三角洲这样的地理位置到底有何优越性呢?读图分析: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图,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形特点,并在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接着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降水条件和干湿状况。学生回答:珠江三角洲的地形主要是平原,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属于湿润地区。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激励评价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海陆交通便利,气候条件优越(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读图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东南沿海地区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学生回答: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评价点拨: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成为华侨的主要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