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做一个自信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准确理解自信的含义,并知道培养自信心的一些途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展示自我的能力,以及进行自我肯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信心和对自信的情感体验,从而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教材分析〗1.逻辑分析自信,就好像人体的骨架一样,缺少了自信,思想就衰弱;缺少了自信,人就成不了气候。当一个人失去了自信,睁大眼睛来看眼前的一切的时候,一切仿佛都是灰蒙蒙的一片,看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的不顺眼,不称心。当一个人非常自信的时候,做起任何事来都是那么的起劲,那么有动力,好像大地给了他无限的力量与希望,看眼前的事物都充满喜悦,似乎能使他看见胜利的累累硕果和甜蜜的笑容。自信是奇妙的力量,它是生命的动力。那么,自信究竟是什么呢?如何培养自信心?这也是本课希望帮助学生解决的两个核心目标。本课共分为两站。第一站:自信与人生。(1)理解自信的含义。首先利用情景剧引发学生对自信的思考,然后,“知识链接”中给出了自信的具体定义,同时,提供的名人故事和寓言故事又进一步对自信做出解读。(2)认识自信对人生的重大意义。让学生认识自信的强大力量,理解自信与自卑以及自负存在的区别。第二站:寻找自信。首先以贴近学生的事例引入,激发对“自信来自哪里”的思考。然后,重点介绍:自信就在我们自己心中,要相信自己是独特而有价值的。自信首先是要建立在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自信。另外,自信也不是一座空中楼阁,它是通过不断的积累成功经验,充实与发展自己而获得的。学习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而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图示: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自信与人生自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绊脚石,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自信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要让自信重放光芒,就该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是有价值的寻找自信了解和认识自己,才有真正的自信自信是我们每个人成功经验的累积自信源于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2.内容分析第一站:自信与人生“情景剧”提供了一个课程导入的素材,通过表演与讨论,进入有关“自信”话题的讲解中。“知识链接”“自信”对“自信”做出了比较明确的界定。对学生而言,理解自信对人生的重要性并不困难,可以结合自负对人的消极影响的讲解,使学生的理解不至于极端化。自信又称为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一个有信心的人,确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能够激励一个人有决心去克服困难,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强不息,成为强者。学生的自信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精神状态、社交口才、能力、个性等。对学生来说,有自信就是要做到:相信自己能学好,知道自己该怎么学好并能认真去做;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笑对人生,即使遇到困难和阻力也不轻易改变信念或者放弃;相信自己的社交能力,能够和多数人融洽地相处,轻松自如地交往;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处理好一切事情;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各抒己见”提供了一个学生讨论的空间,故事主要反映了自信与坚持对成功的重要影响。“社会观察”栏目要求学生搜集成功素材,每个成功都有它的独特之处,这里主要是要学生能够归纳出共同之处。自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绊脚石,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自卑是与自信相反的一种心理状态,通过对自卑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自信更深刻的认识。可以从自卑的含义、自卑产生的原因以及自卑的表现形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教学。自卑是自己轻视自己,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一种消极心理。自卑的产生是自认为在处境、才能等方面不如别人,或生理有缺陷,或犯过错误等原因造成的。自卑的表...